個性化癌症疫苗在小型研究中戰勝黑色素瘤

該療法訓練免疫系統攻擊腫瘤

一項小型初步研究提高了人們的希望,即個性化癌症疫苗可能比已經使用或正在開發的免疫療法更安全有效。在週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中,科學家報告說,所有六名接受實驗性定製疫苗的黑色素瘤患者似乎都受益:他們的腫瘤在治療後沒有復發。

未參與該研究的研究人員讚揚了其結果,但也提出了警告。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腫瘤免疫學專家格雷格·利茲表示,科學家們“做得非常出色”,並稱結果“非常令人鼓舞”。但由於該研究沒有包括接受標準治療而非疫苗的患者的對照組,他警告說,“尚未完全證明[癌症]復發的缺失是由於疫苗引起的。”

第一代癌症免疫療法是諸如派姆單抗(Keytruda)和伊匹單抗(Yervoy)之類的藥物,它們會干擾阻止免疫細胞攻擊腫瘤的分子。但是,只有當任何此類免疫細胞試圖到達腫瘤時,該策略才有效;如果不是,那麼清除某個無處可尋的東西的路徑就毫無幫助。這是免疫療法藥物僅在少數癌症中有效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於許多腫瘤,免疫細胞是缺席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第二代癌症免疫療法預計將由活細胞組成。被稱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它們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可以懸掛一個分子,使其能夠抓住腫瘤細胞上的匹配分子並將其殺死。但是,這些CAR-T細胞可能會引發如此強烈的免疫風暴,以至於它們在臨床試驗中殺死了患者。儘管可以將它們工程化以連線到多個匹配分子或抗原,但是大多數正在開發的CAR-T僅靶向一個。結果,如果腫瘤細胞拋棄了該抗原,它們可能能夠逃避CAR-T細胞。

閱讀更多:創業聚焦:使癌症疫苗像患者的癌症一樣獨特

免疫腫瘤藥物和CAR-T的缺點說服了一些科學家尋找更好的方法。這使他們研究了新抗原疫苗,該疫苗是透過提取腫瘤細胞並對其DNA進行測序而建立的。然後,科學家在腫瘤DNA中尋找在健康細胞DNA中未發現的突變。他們使用演算法來識別哪些突變使免疫細胞最有可能捕獲的抗原(那些表面分子),並將抗原片段(稱為長肽)載入到疫苗中。

在這項初步研究中,波士頓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凱瑟琳·吳博士領導的科學家將數百萬個13至20種不同肽的複製包裝到疫苗中;數量取決於患者的腫瘤中可能吸引T細胞的抗原數量。

儘管理想情況下,免疫系統會在沒有外界幫助的情況下攻擊這些抗原,但實際上它們沒有。但是,用類似抗原的肽淹沒身體會促使免疫系統產生像憤怒的黃蜂一樣蜂擁而至的腫瘤細胞的T細胞。

患者在第一個月接受了五次注射,並在12周和20周時進行了加強注射。選擇腫瘤細胞而不是健康細胞上的抗原的策略顯然奏效了:T細胞沒有攻擊健康細胞。(副作用包括輕度的流感樣症狀,注射部位發紅,皮疹和疲勞。)

兩年後,四名在接種疫苗之前黑色素瘤已擴散到淋巴結(稱為IIIB / C期)的患者,沒有癌症。在兩名黑色素瘤已擴散到肺部(IVM1b期)的患者中,腫瘤復發,但在隨後接受Keytruda治療後,癌症無法檢測到。

兩年後,患者的血液中仍然攜帶抗黑色素瘤T細胞,這表明疫苗的益處會持續。“T細胞的特異性得到了保持,”吳說。

六名患者不足以宣告勝利。利茲指出,有時黑色素瘤會自行阻止復發。此外,最初參加研究的兩名患者的腫瘤突變太少,無法為他們製造疫苗。這表明並非每個癌症患者都有機會從新抗原疫苗中受益。

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的腫瘤免疫療法專家科內利厄斯·梅利夫博士在隨附該研究的論文中寫道,儘管如此,其餘患者的結果仍然令人鼓舞,足以證明進行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是合理的。他寫道,應該對“任何具有足夠突變以提供足夠的新抗原靶標的癌症型別”進行這項研究。

Neon Therapeutics是一家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的公司,由吳和她的一些合著者於2015年創立。該公司已經在進行一項更大的臨床試驗,該試驗將用於黑色素瘤研究的新抗原疫苗NEO-PV-01用於膀胱癌和肺癌以及黑色素瘤。一位發言人說,該公司從包括Third Rock Ventures等參與者在內的私人投資者那裡獲得了1.25億美元的資金,“資金充足,可以完成這項工作。”

吳的一些合著者也是Neon的僱員或顧問,並已為新抗原疫苗的不同要素申請了專利。吳說,達納-法伯獨立於Neon,正在對神經膠質母細胞瘤(一種腦癌)和卵巢癌等進行新抗原疫苗的臨床試驗。

預計為單個患者製造新抗原疫苗(包括對腫瘤DNA進行測序和分析)將花費大約60,000美元,這意味著疫苗的價格可能在六位數的中低檔。吳說,她樂觀地認為,隨著DNA測序和抗原生產成本的下降,總體成本也會下降。如果某些患者還需要諸如Keytruda之類的藥物,那麼一年的治療將再增加150,000美元。

STAT許可重新發布。本文最初發表於2017年7月5日

STAT delivers fast, deep, and tough-minded journalism. We take you inside science labs and hospitals, biotech boardrooms, and political backrooms. We dissect crucial discoveries. We examine controversies and puncture hype. We hold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accountable. We introduce you to the power brokers and personalities who are driving a revolution in human health. These are the stories that matter to us all.

More by STA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