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測試並非千篇一律。有些比其他測試更有效

一項流行的性格測試勝過占星術,但遠落後於人格特質的科學測量

Crowd of people walk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您是像鮑勃·迪倫和蕾哈娜一樣的“ISFP”型,還是像比爾·蓋茨和瑪格麗特·撒切爾一樣的“ENTJ”型?也許您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蒂娜·菲一樣是“INTP”型?如果您是參加過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測試的數千萬人之中的一員——這是商學院線上測驗的主要內容——您就知道答案。但是,這些性格型別是有意義的,還是一堆胡說八道?

邁爾斯-布里格斯型別指標(正式名稱為 MBTI)在二戰期間開發,可能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性格測試。它聲稱根據四個性格維度將人們分為 16 類:外向 (E) 或內向 (I),衡量您是從社交等外向型活動還是從安靜反思等內向型活動中獲得能量;直覺 (N) 或感覺 (S),衡量您在多大程度上看到大局模式,而不是關注來自直接經驗的感官資訊;思考 (T) 或感覺 (F),衡量您是使用邏輯還是關注感覺來做決定;以及判斷 (J) 或感知 (P),衡量您對結構的偏好而不是自發性。

聽起來不錯,但是這類測試有一個骯髒的秘密。它們通常不如支持者聲稱的那樣有用——並且不如其他性格測試有用。以大五人格模型為例,該模型尤其依賴於心理學家數十年的統計驗證。該測試根據五個性格特徵對人進行評分:盡責性、宜人性、神經質、對經驗的開放性和外向性。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的同事和我決定比較這兩種測試型別。因此,我們調查了一項 MBTI 式測試和大五人格測試,以瞭解每種測試在多大程度上預測了剛剛釋出的報告中的 37 項“人生結果”。(我們使用“MBTI 式”一詞來指代以 MBTI 的結構為模型但不是 MBTI 測試的官方形式的測試。)這些結果包括有關人們生活的重要事實,從他們有多少親密朋友到他們多久鍛鍊一次身體,再到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為此,我們使用我們的線上 Positly 研究參與者招募平臺招募了美國 559 人。

平均而言,大五人格測試在預測這些人生結果方面的準確性大約是 MBTI 式測試的兩倍,MBTI 式測試的有用性介於科學和占星術之間——實際上是這樣。當我們嘗試使用占星太陽星座(例如,某人是雙魚座還是白羊座)預測這些相同的人生結果時,我們實現了零預測準確率。換句話說,太陽星座占星術似乎根本無法預測人們的生活。雖然 MBTI 式測試表現更好,但其預測仍然經常是錯誤的。更重要的是,將 MBTI 式性格結果新增到大五人格結果中,並沒有使預測比單獨使用大五人格結果更準確。(如果您想比較您自己的大五人格和 MBTI 式結果,看看它們的準確性如何,您可以在此處使用我們作為研究一部分建立的免費版本測試進行比較。)

Lollipop chart shows with what percent accuracy each of the following predicted 37 life events among study participants: Big Five scores, Big Four scores (no neuroticism), MBTI–style scores, MBTI-style categories and astrological sun signs.

為什麼 MBTI 式測試通常比大五人格測試差得多?我們發現了兩個主要原因。

MBTI 式測試通常衡量大五人格特徵中的四種。這些測試的外向性、直覺和感覺量表與大五人格的外向性、對經驗的開放性和宜人性分別非常接近。在我們的研究中,該測試的判斷維度代表了大五人格的開放性、外向性和(缺乏)盡責性的混合。

但是,MBTI 式測試通常不衡量神經質,而神經質是許多重要人生結果的重要預測指標,例如事業成功、自殺念頭和生活滿意度。如果沒有神經質特徵,我們的大五人格測試的預測準確率下降了 22%(我們從人格特徵可以預測人們的什麼與那些人的真實情況之間的相關性從 0.23 下降到 0.18)。

MBTI 式測試的第二個問題是,它們迫使人們為每個特徵分為兩個不同的類別。與為您分配每個特徵的分數(如大五人格那樣)不同,它們通常使用每個特徵的字母報告您的性格,例如 E 與 I,以及 S 與 N。然而,我們發現所有四個 MBTI 式特徵都接近正態分佈(即,呈鐘形曲線)。大多數人遠非完全判斷型或感知型、外向型或內向型、思考型或感覺型或感覺型或直覺型。相反,他們都在中間附近。我們發現,如果 MBTI 式測試不對人們的特徵進行二分法劃分,那麼它在預測主要人生結果方面將提高約 38%。

Histogram shows how many participants’ MBTI-style “sensing” scores fell within each of 14 numerical ranges. The majority of scores occur near the middle of the scale, indicating nearly equal amounts of sensing and intuitive qualities.

那麼,如果 MBTI 式測試在預測能力方面似乎被大五人格測試超越,那麼是什麼解釋了它們持久的受歡迎程度呢?

一方面,它們可能不如其他測試那樣具有冒犯性。在對美國的 236 人進行了 MBTI 式測試和大五人格測試後,我們詢問了他們對結果的看法。當被問及他們的報告是否讓他們對自己的性格感覺良好時,10% 的人不同意 MBTI 式報告,而 19% 的人不同意大五人格報告。不滿程度幾乎翻了一番,這表明前者的報告的柔和框架不太具有侮辱性。

這可能部分是因為 MBTI 式測試對大五人格測試中的一些負面特徵給予了更積極的解讀。在大五人格測試中,被告知他們對新體驗不太開放的人——這可能會讓他們感覺不好——被重新定義為“感覺型”。不合群被重新定義為思考型(透過將“不考慮他人情緒”的特徵與“邏輯性強”的特徵合併)。也許最負面的特徵——神經質——被完全排除在練習之外。

有趣的是,我們研究中的人們認為 MBTI 式結果與大五人格結果一樣準確。

如果 MBTI 式測試提供的關於個人性格的意義深遠的新資訊很少,無法在其他測試中找到,那麼它們至少教會了我們一個普遍存在的特徵:渴望對自己——以及自己的心理——感覺良好。我們的研究表明,MBTI 式測試可能為了滿足感而犧牲了預測準確性。相對於其他選擇,MBTI 式測試可能不太擅長告訴您是否會在工作、人際關係或生活中取得成功。但它們可以為您的某些性格弱點提供一些酷炫的標籤。而這正是幾乎每個人——從 ENTJ 型到 ISFP 型——都可以團結一致的事情。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