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變暖驅動北極鉅變

最新的北極報告卡詳細說明了長期氣候變化帶來的變化

舊金山——並非每一年北極都能打破紀錄。但紀錄只是更大謎題中的一小部分,這個謎題展示了北極地區持續的變化。根據今年在週三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秋季會議上釋出的北極報告卡,這種變化並未減緩。

長期趨勢顯示,氣溫上升、海冰流失加劇以及生態系統轉變,共同描繪了一個區域正在因氣候變化而轉型的景象,而且這種轉變發生的速度比全球其他地區快得多。

“我們持續看到持續變暖趨勢對北極的影響,”寒區研究與工程實驗室的科學家 Jacqueline Richter-Menge 說。“我們在觀測中獲得的這種持續性使我們能夠看到這些訊號變得更強。”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由於吸熱溫室氣體的積累,北極變暖的速度是較低緯度地區的兩倍。今年的北極報告卡顯示,該地區過去一年的平均氣溫比 1981-2010 年的平均氣溫高出 1.8°F。

這種升高是由冬季極端高溫驅動的,當時極地渦旋侵入美國大陸,反過來,這使得暖空氣洩漏到北極地區。1 月份,阿拉斯加的氣溫飆升至比正常水平高 18°F,格陵蘭島部分地區的氣溫比正常水平高出 16°F。

北極的長期變暖促使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影響了北極氣候系統的其他部分。最顯著的影響是海冰的流失,2014 年海冰範圍降至有記錄以來的第六低水平。

雖然有些人認為與 2012 年的紀錄低點相比,這是一個復甦的跡象,但現實情況是,自 1979 年衛星記錄開始以來,9 月份的最小海冰面積每十年減少 13%。今年北極部分地區的海水也異常溫暖,8 月份的溫度比正常水平高出 20°F。

“你不必大幅減少冰蓋就能改變生物系統、石油和天然氣勘探、旅遊業和國家安全問題,”海軍研究辦公室的科學顧問 Martin Jeffries 說。

隨著美國在 2015 年接任北極理事會(一個由八個在北極地區擁有領土的政府組成的組織)主席國,並在未來兩年內擔任該職位,Jeffries 表示這是一個向公眾展示美國是一個北極國家的機會,而不僅僅是因為阿拉斯加。

“北極對美國本土 48 州確實很重要,”他說。

其中一個重要的領域是瞭解海冰的減少和氣溫的升高是否也在將極端天氣引向美國大陸和較低緯度的其他地區。一些研究已將北極地區的快速變化(稱為北極放大效應)與形成更曲折的急流聯絡起來,這種急流可能會使天氣模式停滯。

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科學家 Jim Overland 說,在過去五個冬季的每個冬季,曲折的急流有時都存在,並且可能與北極有關,但直接將其歸因於北極變暖的結論尚未最終確定。

北極的其他變化包括格陵蘭冰蓋上高於平均水平的融化,儘管由於格陵蘭島東南部降雪增加,冰蓋質量並沒有大幅下降。

在溫暖氣溫的驅動下,該地區部分地區的積雪也比正常情況提前 3-4 周消失。自 1982 年以來,積雪減少和氣溫升高也導致苔原大部分地區的植物生長增加了 20%。

該報告由來自 13 個國家的 63 位作者共同完成。今年是北極報告卡首次確定七個關鍵生命體徵,這些體徵將在未來每年更新,以及一系列次要指標,這些指標將每隔幾年在報告中輪換出現。

這最終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實際為該地區評級,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前版本的報告卡中缺少評級。

“由於這主要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故事,而且確實我們需要繼續致力於在長期內進行觀測,因此我們可以(今年)給出‘未完成’的評級,”Richter-Menge 說。

本文經氣候中心許可轉載。該文章於 2014年12月17日首次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