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 50 歲的人擁有青少年般靈活的新陳代謝,而另一位的新陳代謝卻如此遲緩,以至於患上了 2 型糖尿病——儘管他的免疫系統卻像 25 歲年輕人一樣。又比如,一位 70 歲的人擁有 X 世代的免疫系統,而另一位的免疫系統卻如此衰弱,以至於無法對流感疫苗產生抗體反應——但她高效能的肝臟能如此快速地清除酒精,以至於她可以整晚啜飲內格羅尼雞尾酒而不會醉。
任何 30 歲以上的人都知道,衰老對身體不同部位的影響程度不同。然而,大多數衰老的分子理論——端粒縮短、 表觀基因組失調、 衰老相關的分泌蛋白,隨便你選哪個——都沒有區分生理系統和器官,而是將衰老視為系統性的。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說,這是胡說八道。在週一發表於《自然醫學》雜誌上的一項 研究 中,他們得出結論,正如人們擁有個體基因型一樣,他們也擁有“衰老型別”,即特定於某個生理系統的分子和其他變化的組合。研究人員報告說,這些變化可以在個體健康且相對年輕時進行測量,這或許可以幫助醫生找出延長健康壽命最重要的事情。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家 Norrina Bai Allen 說:“這確實為思考衰老提供了一個新的框架。” Allen 是一位衰老生物學專家,但並未參與斯坦福大學的這項研究。“這是朝著展示不同人的身體不同部位如何以不同速度衰老邁出的重要第一步。”
稱之為衰老個性化醫療。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們寫道:“個體衰老的速度不同,而且可能是透過不同的生物學機制,即衰老型別。”
領導這項研究的生物學家邁克爾·斯奈德說:“當然,整個身體都會衰老。”“但在特定個體中,某些系統比其他系統衰老得更快或更慢。一個人是心血管衰老型,另一個人是代謝衰老型,另一個人是免疫衰老型,”正如在近 100 個在這些系統中發揮作用的關鍵分子隨時間變化所顯示的那樣。“個體在分子水平上經歷衰老的方式存在很大差異。”
至關重要的是,衰老的分子標誌物不一定會引起臨床症狀。該研究的“免疫”衰老型沒有免疫功能障礙;“肝臟”衰老型沒有肝病。每個人基本上都是健康的。
如果衰老真的是個性化的,那麼瞭解個體的衰老型別可能會導致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斯奈德說:“我們認為[衰老型別]可以顯示出什麼是最偏離軌道的地方,這樣如果你想影響你的衰老,你就可以專注於此。”
例如,心血管衰老型可能受益於嚴格的膽固醇控制、定期腦電圖和房顫篩查。免疫衰老型可能受益於減少炎症的飲食和鍛鍊。
但話說回來,他們也可能不會受益。範伯格醫學院的艾倫指出,這項研究沒有對人們進行足夠長時間的跟蹤,以判斷他們的衰老生物標誌物是否對他們造成任何傷害,甚至是否是傷害的預兆,更不用說是否會致命了。她說:“在它們可以作為抗衰老幹預措施的基礎之前,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並重復這些結果。”
短暫的隨訪和 106 人的小樣本量讓其他專家感到猶豫。一位專家說他“不會以任何方式對此發表評論”,並拒絕詳細說明。
一個擔憂圍繞著這項研究的優勢,或者說可能成為優勢的地方:科學家在為期兩到四年內對年齡在 29 歲至 75 歲的志願者進行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測量。透過血液、唾液和尿液測試、基因分析、鼻子和腸道微生物組檢查等等,科學家們測量了 10,343 個基因、306 種血液蛋白質、722 種代謝物和 6,909 種微生物等等,發現它們聚集為四種衰老型別:肝臟型、腎臟型、代謝型和免疫型。
斯奈德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個人衰老分子”和“獨特的衰老途徑”。但正如選單上的每道菜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可以歸類為“肉類”或“魚類”或“素食”或其他類別一樣,這些分子也歸入了肝臟、腎臟、代謝或免疫衰老型別。(斯奈德說,可能還有心血管衰老型和神經衰老型,但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料來描述這些型別。)
巴克衰老研究所的生物學家朱迪·坎皮西說:“並非所有人的衰老方式都相同,這一點已得到充分證實。”坎皮西幫助開發了衰老生物標誌物的“圖譜”。但這項新研究“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原因的理解”。
總而言之,這項研究產生了 1800 萬個資料點。雖然這聽起來令人印象深刻,但它也增加了某些標誌物似乎只是偶然地成為一種或另一種衰老型別一部分的風險。
但斯奈德說,他“非常有信心”這些生物標誌物不是統計偽影。首先,研究人員最初發現了 184 個生物標誌物。但使用更嚴格的統計方法,他們將數量縮小到 87 個。
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是,當對參與者進行平均時,一些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的測量值在某些個體中卻下降了,而一些在大多數人中隨年齡下降的測量值在少數人中卻上升了。例如,糖化血紅蛋白 A1C(細胞代謝葡萄糖能力的標誌物)通常會升高,因此是代謝衰老型別的一部分。但在數十人中,它卻下降了——這再次暗示了不同系統的衰老速度在不同人身上是不同的。
在許多這些相反的情況中,原因可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例如,糖化血紅蛋白 A1C 顯著下降的人,要麼開始吃更健康的飲食,要麼體重減輕,這兩者都可以改善葡萄糖代謝。斯奈德(64 歲,屬於代謝衰老型)說:“生活方式的改變,或許還有藥物,可以改善一些衰老標誌物並改變個體的衰老模式。”事實上,有 15 人在研究期間在生物學上變得更年輕了。
健康習慣可以延長壽命和健康壽命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衰老型別方法可能讓人們能夠針對其主要的衰老途徑。
坎皮西說:“希望一旦你確定了個體衰老的主要原因,它就會為干預措施開啟大門——鍛鍊、飲食、間歇性禁食或藥物治療。”“理想情況下,一位 50 歲的人可以進行血液測試,得知他的腎臟年齡是 60 歲,但心臟年齡是 40 歲,並針對[腎臟衰老]採取一些措施。這是朝著這個方向邁出的一步。”
經 STAT 許可轉載。STAT. 本文 最初於 2020 年 1 月 13 日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