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保守秘密是因為他們高估了嚴厲的評判

研究表明,人們傾向於誇大如果他們向他人透露關於自己的負面資訊,他們會受到多麼嚴厲的評判

Classical stone sculpture bust portrait laying on its side with black tape over mouth

Yifei Fang/Getty 影像

保守某些秘密會讓人感到壓抑,並對人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儘管如此,人們仍然常常不願透露關於自己的負面資訊。有時,人們甚至對最親近的愛人也隱瞞細節,例如過去的失誤或令人尷尬的慾望。

這種形式的保密部分反映了對個人聲譽或人際關係後果的擔憂。但我們的資料表明,這些擔憂在系統上是失調的:人們可能預期會受到比實際更嚴厲的評判,如果他們敞開心扉的話。

在最近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的研究中,我和我的同事(行為科學家,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斯皮爾斯商學院的Mike Kardas和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Nick Epley)記錄了人們對這類互動的錯誤信念。我們還調查了人們對這些披露真正揭示的內容的誤解。在一系列涉及超過2500名參與者的研究中,潛在的秘密揭露者預期他們會受到秘密接受者比實際更負面的評判。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創作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例如,在一個實驗中,我們要求人們透過對話互相瞭解。參與者兩人一組,回答並討論相對私密的問題,例如他們最喜歡的記憶、他們夢想在未來做的事情等等。我們指示每對參與者中的一位就一個問題撒謊,特別是關於他們哭泣的經歷,並對另一個人保密他們的不誠實。撒謊的夥伴隨後表示,如果他們透露這個秘密,他們期望另一個人對他們的印象如何。然後我們告訴他們實際透露他們的謊言。最後,秘密的接受者表示他們對對話夥伴的評價。我們觀察到,接受者的評價始終不如揭露者的預期那麼負面。

這些發現不僅限於實驗室環境中人為製造的秘密或陌生人之間的揭露。事實上,我們發現,當參與者考慮在親密關係中分享真實的秘密時,他們也存在失調的期望。在同一項調查的另一項實驗中,我們要求人們寫下一個他們尚未向他人透露的真實的負面秘密。我們要求他們指出他們認為在分享秘密後會受到怎樣的評判,然後說出真相。負面資訊包括相對較小的問題,例如在伴侶上床睡覺後晚上吃巧克力,以及更嚴重的問題,例如涉及健康決定或不忠行為。一些參與者隨後向朋友或家人透露了他們的負面秘密。我們的資料表明,潛在的揭露者高估了他們在親密關係和疏遠關係中會受到多麼負面的評判。在另一項實驗中,我們看到同樣的模式在浪漫伴侶之間上演。揭露者傾向於低估伴侶的體諒,高估他們的不贊成。

為什麼人們會有如此悲觀的期望?部分原因是潛在的揭露者傾向於關注他們所傳達內容的負面方面,而沒有充分意識到這種揭露也帶有積極的屬性。例如,這些資訊的接受者認識到分享秘密的人是坦誠和誠實的,他們重視這一點。當然,透露負面資訊確實會傳達負面內容,但它也傳達了積極的品質,例如信任和脆弱性。當我們在另一項實驗中要求揭露者和接受者選擇當被隱瞞的負面資訊被分享時最有可能想到的想法時,揭露者傾向於選擇負面想法,而接受者主要選擇正面想法。理解這些互動另一端的人的觀點,需要理解他們可能更廣泛地關注被揭露的內容和揭露它的決定。因此,拓寬視野,同時考慮透明化的負面正面結果,可以更準確地判斷他人印象。

我們還發現,如果人們預期會受到嚴厲的評判,他們就更可能對資訊保密。關於他人反應的錯誤假設很重要,因為它們可以指導關於是否敞開心扉的決定。在最後一項實驗中,更好地校準人們關於他們將如何被評判的信念,增加了他們透露負面資訊而不是將其作為秘密隱瞞的意願。當參與者被告知他們可能不會受到非常嚴厲的評判時,他們更傾向於透露而不是隱瞞。

當我們實驗中的人們分享他們的秘密時,他們報告說之後感覺明顯好多了。他們不再因自己的遺漏或欺騙而感到負擔。事實上,我們的結果表明,人們的錯誤信念可能因此在人際關係中造成了某種錯位的透明度障礙。人們持有的失調的期望可能會使保密的負擔變得不必要地沉重——而敞開心扉可以有益於身心健康。

您是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讀過最近一篇您想為“Mind Matters”撰寫的同行評審論文?請將建議傳送給《大眾科學》“Mind Matters”編輯Daisy Yuhas,郵箱地址:dyuhas@sciam.com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