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感覺有助於重置思維

學會觀察身體感覺是改善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A man stands in a passageway resembling the shape of a human head, looking outwards towards a landscape with rolling hills, a path, and blue sky.

Jorm Sangsorn/Getty Images

廚師雷內·雷澤皮在丹麥哥本哈根長大,他回憶說,他對許多城市居民習以為常的快餐世界感到不滿。相反,他將自己對食物的熱愛歸因於在馬其頓度過的夏天,那裡充滿了農場生活,以及在附近的樹林裡覓食。儘管缺乏技術 sophistication,“那裡的生活非常豐富和充實。我們很幸福,”雷澤皮告訴網路雜誌 Haute de Gamme

多年後,雷澤皮有機會創辦了自己的餐廳。他不辭辛勞地梳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海岸線和森林,將可食用的花朵、沙棘灌木、海帶、貝類和玫瑰叢中的漿果帶到他的餐廳 Noma 的選單上。人們可能嗤之以鼻,但木香草布丁證明了一切:Noma 在 12 年內五次登上世界 50 佳餐廳榜首。而這一成功可能開啟了人們對覓食的迷戀。

對於許多覓食者來說,這項活動是一種令人愉悅的迴歸自然——是雜貨店購物等更平凡的食物收集方式的替代品。在一個日益工業化的世界中,它提供了一種與環境不同的關係,一個關注植物和季節節奏的機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種轉變可能因多種原因而具有吸引力。自新冠疫情以來,全球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發病率一直處於歷史最高水平。人們似乎陷入了困境——陷入了一系列日常習慣,卻沒有什麼成果。但是,走進森林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可能有一個更簡單的解決方案。感覺科學表明,透過按下暫停鍵——在這種情況下是暫停大腦的預設活動——並覓食——特別是透過感覺覓食,即轉移注意力到自己的身體感覺上,可以獲得很多好處。與前往荒野形成對比的是,感覺覓食意味著探索內在的荒野。

為了理解轉向我們的感覺的價值,首先要考慮手頭的問題。我們的大腦更擅長養成習慣而不是打破習慣。事實上,現代神經科學表明,我們大腦的大部分能量都用於建立一套“預設”習慣,以便我們毫不費力地將現實分類到熟悉的模板中:在十字路口等待、與朋友會面、想小便。從這些模板中,我們可能的行動似乎會自動出現,在日常生活的繁忙中提供一種熟悉感和控制感。更重要的是,依靠這些自動的行為模式可以解放我們的思想,去學習新事物和解決新問題。

但是這些模板可能會過時。例如,檢視社交媒體以掌握時事是值得稱讚的,但是沉迷於負面新聞到深夜可能會對您第二天的工作造成災難性的影響。除非我們隨著成長建立或更新我們的預設習慣,否則我們曾經做出的令人振奮的選擇可能會開始拖累我們。那麼,我們如何擺脫自動駕駛模式呢?正如最近的幾項研究表明,大腦的感覺網路可以注入新鮮的洞察力,以對抗支援我們後天習得的預設設定的網路。更重要的是,這些網路以某種方式連線在一起,即提高我們對其中一個網路的注意力會減少另一個網路的活動。

在我們於 2022 年發表的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中,我們跟蹤了 85 名正在接受抑鬱症治療的人在觀看悲傷和中性電影片段時的大腦活動。正如預期的那樣,悲傷的片段比中性的片段更讓人感到悲傷。比較觀看悲傷和中性片段的神經活動,使我們能夠模擬負面情緒在大腦中是如何展開的。然後,我們實施了一項旨在改善他們心理健康的干預措施。在接下來的兩年裡,當我們進行隨訪時,我們發現復發風險最高的人是那些在觀看悲傷電影片段時,感覺皮層(大腦中參與處理感覺的區域)活動較少的人。重要的是,人們似乎沒有意識到這種抑制:那些大腦活動減弱的參與者報告說,他們在當下感受到的悲傷程度與那些感覺皮層沒有表現出抑制的人一樣。

我們發現,感覺關閉與抑鬱症新發作的風險增加八倍有關。這些發現與我們早期對一組沒有抑鬱症的人的研究結果一致,該研究將與壓力相關的感覺關閉與更高水平的抑鬱症狀聯絡起來。在那項工作中,那些承受情緒壓力並因此表現出大腦感覺區域活動減弱的人報告說,與抑鬱症相關的感覺更多。

我們的研究進一步表明,並非所有的感覺都是平等的。不同的腦區支援不同種類的感覺處理。具體而言,身體意識相關區域(相對於例如與外部感覺(如聽覺和視覺)相關的大腦區域)的活動下降是風險的最大預測因素。

感知身體內部發生的事情的能力,這種技能被稱為內感受,因人而異。但對於我們這些尋求打破沉思思維和其他問題行為的人來說,好訊息是,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內感受可以被訓練,並且提高內感受可以有益於我們的心理健康。一項研究發現,參加幾個月的瑜伽課程,課程重點強調內感受意識,與參加更典型的瑜伽課程相比,可以提高持續注意力。更重要的是,注意力得到提高的瑜伽學員對自己內在狀況的報告也更加自信。

雖然任何型別的鍛鍊都可能改善您的情緒,但保持感覺意識的能力可能是鬆開習慣束縛的關鍵。我們中的一位(法布)在2023 年發表了一項調查,跟蹤了 22 名必須關注自己呼吸的人的大腦活動。具體而言,參與者跟蹤他們的呼吸(吸氣和呼氣)或螢幕上圓圈的脈動(擴張和收縮)。在這項任務中,大腦發生了一些顯著的變化,包括一個驚喜:關注自己的呼吸似乎會使研究人員與“做事”或“解決問題”的大腦活動相關聯的更高皮層功能失活。更加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似乎減弱了大腦對其他輸入的關注。

面對壓力時,我們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分析我們為什麼感覺不好,使我們陷入“管理負面情緒”的習慣中,而幾乎沒有空間在每一個流逝的時刻獲得洞察力或新意。相比之下,人們可以從事我們稱之為“感覺覓食”的活動,或者抽出時間關注我們各種各樣的身體感覺,包括像肺部的呼吸這樣簡單的東西。堅持感覺,不理會沉思的誘惑,可以讓好奇心、新意和新的學習來打斷已建立的慣例。這種重拾信任我們感覺的能力可能是以感覺為中心的臨床干預措施(如正念療法)在打破複發性抑鬱症週期方面擁有不斷增長的證據基礎的原因之一。

為了收穫感覺覓食的好處,我們只需要更頻繁地調整到我們的感覺:腳踩在堅硬的路面上的感覺,陽光照射在皮膚上的熱度,在水滑梯頂部脈搏加快的感覺。當我們感到壓力或陷入困境時,暫停下來注意和感受我們周圍充滿活力、生機的世界,可以為我們的韌性、幸福感、健康和創造力提供片刻的提升。我們從那裡走向何方取決於我們自己。

您是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方面的科學家嗎?您是否讀過最近發表的同行評審論文,並想為“心理問題”撰寫文章?請將建議傳送給《大眾科學》的“心理問題”編輯 Daisy Yuhas,郵箱地址為dyuhas@sciam.com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諾曼·法布是多倫多大學密西沙加分校的心理學副教授。他研究自我和社會神經科學和人類情感,重點關注自我表徵中的偏差如何塑造決定幸福感的情緒反應。他與津德爾·西格爾合著了《Better in Every Sense》,由 Little, Brown Spark 於 2024 年 1 月出版。

更多作者:諾曼·法布

津德爾·西格爾是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的傑出心理學和情緒障礙學教授。他的研究考察了正念冥想在促進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的人的情感調節技能方面的應用。他與諾曼·法布合著了《Better in Every Sense》,由 Little, Brown Spark 於 2024 年 1 月出版。

更多作者:津德爾·西格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