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產業經歷了不少困境,但到目前為止,“專利流氓”並未成為其中的一員。這些公司透過合法地執行他們擁有的專利,而不是開發產品來獲利。華盛頓特區美國聯邦上訴法院8月31日的一項裁決可能會使他們受益。
法院維持了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克拉森免疫療法公司對四家生物技術公司和一個醫療集團提起的訴訟,指控他們侵犯了一項專利,該專利涵蓋了將嬰兒疫苗接種與後來的免疫疾病聯絡起來的想法。一家地方法院駁回了該訴訟,認為該案核心概念屬於不能獲得專利的抽象概念。上訴法院的判決則相反。
波士頓大學法學院的律師詹姆斯·貝森說,除了其複雜的細節外,該案還開創了“一個令人不安的先例”,“因為你正在為非常廣泛的東西申請專利”。(這些專利包括閱讀已發表的科學文獻,並使用它來制定疫苗接種計劃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免疫疾病的行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原告律師約瑟夫·齊託說,他的客戶約翰·巴特洛·克拉森是第一個透過動物研究將疫苗接種計劃與免疫疾病聯絡起來的研究人員。“他不想阻止任何人,”齊託說。“他想確保人們安全地使用疫苗。”但是,非常廣泛的專利在技術領域造成了問題,一些公司從發明家手中積累了大量的專利組合,並尋找起訴目標。
危害社會
在9月19日釋出的一項研究中,貝森及其合著者估計,由專利流氓(也稱為“非執業實體” (NPE))提起的專利訴訟導致被告在1990年至2010年期間損失了超過5000億美元的價值。該數字是透過分析被告被起訴時對其股價的影響計算得出的。
作者寫道:“我們得出結論,與這些訴訟相關的數十億美元的財富損失會損害社會。”
2009年,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大學的律師和專利專家科琳·錢計算出,在2000年至2008年期間,涉及NPE的專利訴訟案件比例從10%增長到20%。在同一時期,其案件涉及NPE的被告比例(比例過高)從22%上升到36%(參見“法庭混亂”)。大約三分之二的訴訟是關於軟體專利的,但專家警告說,生命科學也並非不受影響。
“生物技術領域絕對有理由擔憂,”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非營利組織電子前沿基金會的律師朱莉·塞繆爾斯說。
到目前為止,錢說,生物技術公司還沒有那麼脆弱,因為他們的專利不如軟體專利那麼廣泛,而且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專業知識才能開發出來。然而,克拉森的案例表明,廣泛的專利索賠可以在法庭上成立。一些最大的專利持有者也表現出對生物技術領域的興趣。例如,華盛頓州貝爾維尤的智力風險投資公司由前微軟高管內森·梅爾沃德創立,該公司在生物技術行業擁有數百項專利。該公司表示,它沒有在該領域提起訴訟的計劃。
如果經濟疲軟導致生物技術公司將其專利出售給機會主義的訴訟者,那麼經濟疲軟也可能成為一個因素。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市杜克大學的律師羅伯特·庫克-迪根說,如果公司開始從專利流氓行為中獲利,這種做法就會蔓延。“如果人們這樣做並且沒有受到懲罰,就會激勵其他人以同樣的方式行事,”他說。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這篇文章於2011年9月28日首次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