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氣候談判邁向全球協議,但這足夠嗎?

前所未有的減排承諾可能仍然不足

法國巴黎勒布林熱——世界各國就氣候變化問題已經談判了23年。在所有這些時間裡,他們一直在不停地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卻很少採取行動來減緩這一趨勢。但在此次在巴黎舉行的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代表超過90%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84個國家正在本週就他們提交的遏制全球變暖計劃進行詳細談判。這為首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球協議帶來了希望。

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在12月7日於巴黎舉行的活動上表示:“成功是指達成一項雄心勃勃、持久、具有透明度和問責制的協議。我認為舞臺已經搭好。”

已經有重大聲明發布,包括來自像比爾·蓋茨這樣的億萬富翁和美國政府的宣告,承諾為新的清潔能源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投入大量資金,並降低現有清潔能源(太陽能、風能、核能、地熱能)的成本。各國代表繼續完善全球協議的文字。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仍然存在關鍵的分歧領域,例如提交的計劃是地球的最終藍圖,還是僅僅是第一步,需要在2020年或2025年進行審查,屆時可能會做出更積極的減排。各國繼續權衡是否以及如何監測和核實承諾,並辯論長期目標是什麼——範圍從最快在2060年實現無二氧化碳排放的世界,到在2200年消除與全球經濟相關的二氧化碳汙染。

此外,談判代表繼續就發達國家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多少資金進行爭論,以幫助發展中國家適應已經發生的氣候變化,並應對因氣候變化加劇的極端天氣造成的損失和損害。法國大使、巴黎氣候談判負責人勞倫斯·圖比亞納表示:“一切尚未決定,一切都不會被落下。”

或許,更大的擔憂是,鑑於全球變暖的速度以及全球能源基礎設施(包括現有基礎設施和未來幾十年要建設的基礎設施)的規模,許多國家承諾是否足夠深入、足夠快速。《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最新報告表明,世界最遲必須在2070年實現零二氧化碳排放,才有很大機會避免全球變暖超過2攝氏度,這是嚴重後果的臨界值。

這一樂觀的預測依賴於實際上能從空氣中吸出二氧化碳的技術,例如捕獲和掩埋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這項技術目前尚不實用。即使是開始在美國取代燃煤電廠的更清潔的天然氣發電廠,屆時也需要被替換或清理。預計在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建設的大量化石燃料發電廠相關的汙染也是如此。

儘管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快速增長,但由於在開發捕獲和儲存二氧化碳的技術方面的延誤和失敗,以及中國汙染的快速增長,世界現在的汙染比21世紀初還要嚴重。在一個持續享受經濟增長的世界中,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至零究竟意味著什麼,即使在COP21會議上也沒有討論。“沒有人真正知道如何做到這一點,”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路執行主任吉多·施密特-特勞布說道,該網路致力於為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世界16個汙染最嚴重的國家制定脫碳路徑

或許到2020年左右,也就是美國希望重新審視其承諾併為2030年重新承諾的時候(據國務院稱),這些對話將認真進行。但到那時,可能為時已晚,無法阻止世界超過其一萬億公噸碳預算,跨越2攝氏度線,如果煤炭、天然氣和石油沒有很好地退出全球燃料供應,或者走上零二氧化碳排放的道路,那麼未來還會有更多排放。

“我們不會在巴黎一次性完成所有事情,”克里承認道,他幾乎從一開始就參加全球氣候談判,包括作為唯一的美國參議員訪問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但現在必須做出重大承諾,否則希望渺茫。“我非常希望巴黎將成為一個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克里說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