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提供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隨著身份盜竊的日益猖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理由確保重要檔案的真實性,例如護照和出生證明。現在,英國的物理學家發現,許多物品,包括紙質檔案、塑膠卡和產品包裝,都具有可用於身份識別的內在模式。而且由於這些配置幾乎不可能以可控的方式進行修改,它們可以成為打擊欺詐的新工具的基礎。
所有非反射表面在微觀層面都是粗糙的。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 James D. R. Buchanan 及其同事今天在《自然》雜誌上報告了這一特性的潛力,即“為各種紙張、塑膠或紙板物體提供強大的、內建的、隱藏的安全保障”。該團隊使用聚焦雷射掃描各種物體,測量了光線在四個不同角度的散射情況。透過計算光線偏離平均值的距離,並將波動轉化為 1 和 0,研究人員為每個物體開發了獨特的指紋程式碼。掃描同一包裝中的兩張紙得到了兩個不同的識別符號,而一張紙的指紋即使在正常使用三天後仍然保持不變。此外,當團隊對紙張進行各種測試——將其擰成一個緊密的球,浸入冷水中,在 180 攝氏度下烘烤以及其他濫用——其指紋仍然很容易識別。
該團隊計算得出,兩張紙具有無法區分的指紋的機率小於 10-72。對於較光滑的表面,例如啞光塑膠卡,機率會增加,但也僅增加到 10-20。“我們的發現為一種新的、更簡單的身份驗證和跟蹤方法開闢了道路,”合著者 Russell Cowburn 評論道。“這是一個非常安全的系統,即使是發明者也無法破解它,因為目前還沒有已知的製造工藝可以在必要的精度水平上覆製表面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