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昨天宣佈,他們正尋求將其首次平流層氣球測試轉移到瑞典。該氣球未來可能用於實驗,以遮蔽地球,使其免受溫室氣體變暖的影響。
該專案的主要研究員弗蘭克·科伊奇表示,該測試部分原因是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而轉移出美國。在美國沒有找到其他合適的設施來舉辦原定於初夏進行的氣球發射。
科伊奇解釋說,瑞典航天公司的瑞典基律納中心提供了陸基降落的可能性,這樣氣球及其螺旋槳驅動的吊艙就可以重複使用。他補充說,在瑞典工作將有助於加強國際合作,“這對我們很重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專案的首次測試名為“平流層受控擾動實驗”,旨在瞭解氣球在12.4英里高空的稀薄大氣中,攜帶1323磅的裝置有效載荷的執行情況。
如果成功,那麼後續測試將使用螺旋槳緩慢地將少量碳酸鈣(一種常見的礦物粉塵)散佈並混合到大氣中。其想法是使用大約4磅的粉塵來建立一個測試“燒杯”,或一個大約0.62英里長,直徑為328英尺的雲。
之後,氣球可以徘徊長達24小時,使用儀器測試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是否可以限制太陽輻射,從而減少被反射回大氣並被先前排放物捕獲的太陽輻射量。這個地球工程專案旨在防止熱量在大氣中積聚。
後續測試還將分析從氣球分散物質是否會損害保護性的臭氧層,該臭氧層可防止太陽光中有害的射線到達地球。
科伊奇是化學和化學生物學教授,他強調說,這些測試必須得到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院長設立的外部諮詢委員會的批准。
哈佛大學物理學家大衛·基思是該實驗的最初提出者,他在昨天的新聞稿中解釋說,新的模型顯示,氣溶膠可能會將“燒杯”中的臭氧減少不到3%。
基思在本月早些時候釋出的影片中解釋說,大氣測試的重點是提供真實資料,以確保模型的正確性。“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怎麼會犯錯?”他補充道。
基思說,即使全球領導人能夠在206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淨零,也可能需要在更大範圍內進行此類地球工程過程。
他指出,後代將不得不應對多年來排放物的影響,這些排放物將在大氣中持續數十年或更長時間。
他說:“海平面仍然會上升,人們仍然會死於熱浪。”
經 E&E 新聞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E&E 在www.eenews.net 提供每日重要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