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公司於1881年開始挖掘巴拿馬運河,但挑戰太多,工程陷入停頓。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看到了完成和控制運河帶來的貿易機會和美國聲望,他推動美國在1904年接管運河的建設。
運河船閘是運河建設中最具技術難度的部分。這些巨大的混凝土結構超過300米長,每組兩到三個船閘可以將船隻從海平面提升25米到運河水位,並在另一端下降相同的距離。
然而,運河建設的大部分工作僅僅是挖掘出溝渠中大量的泥土和岩石。在運河的部分地區,邊坡不斷滑落(至今仍不時發生),落入航道的泥土必須挖出來。滑坡是一個如此嚴重的問題,以至於有些人認為運河永遠無法建成。即使在運河開通後,1915年的兩次巨大滑坡也阻礙了通行數月之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到2008年,已有815,000艘船隻通過了巴拿馬運河。它仍然是重要的貿易通道,但受到船閘尺寸的限制——隨著貨船變得越來越大,這是一個問題。第三組更大的船閘正在建設中,預計將於2015年開放。
鄰國一直在研究可能在未來與運河競爭的專案。哥倫比亞可能會建造一條從海岸到海岸的鐵路,以運輸大型船隻。尼加拉瓜聘請了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集團來開展建設自己運河的專案,可能最早於2014年12月開始。
這裡展示的是來自《大眾科學》檔案館的幻燈片,回顧運河的早期歷史,慶祝這項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專案之一的百年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