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儘管霸王龍通常被描繪成不可戰勝的殺戮機器,但它並非對創傷和疾病免疫。事實上,以完整性聞名的標本 Sue 身上帶有許多長期以來一直吸引研究人員的病理學特徵。現在一項新的分析,其結果於上週五在蒙大拿州博茲曼舉行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會年會上公佈,表明 Sue 患有與當今影響動物的疾病相似的疾病。
除了幾根肋骨的癒合性骨折以及脊椎和尾部的骨刺外,Sue 的骨骼還顯示出小腿和右上臂骨骼感染以及下頜骨中奇怪孔洞的跡象。此前,研究人員將下頜損傷歸因於咬痕。但加利福尼亞州波莫納市西部健康科學大學的古生物學家伊麗莎白·雷加和愛荷華大學的克里斯·布羅丘報告說,病變的形狀、它們的分佈模式以及在許多暴龍科標本中出現類似病變的事實,反而暗示它們可能是由類似於放線菌病的東西引起的,放線菌病是一種類似真菌的細菌,會感染現代牛口中的骨骼和軟組織。“雷加觀察到,這種疾病是現代受感染動物口腔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這一事實進一步暗示,類似於科莫多巨蜥口中的細菌‘毒液’可能也存在於霸王龍中。”
雷加和布羅丘指出,儘管 Sue 的遺骸顯示出許多創傷和疾病的跡象,但這並不表示 Sue 不健康。相反,他們得出結論,這隻野獸的成熟度和明顯的癒合跡象表明 Sue “是一個強壯的個體,成功地度過了許多傷害。”研究人員進一步斷言,Sue 的骨骼對疾病的反應方式與鳥類和哺乳動物採取的方式比爬行動物更相似。這可以支援霸王龍過著與當今溫血動物相似的代謝活躍的生活方式的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