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擾亂心臟節律的起搏器或能促進心臟健康

與直覺相反的是,在接受起搏器治療的犬類中,關鍵的心臟健康指標明顯更好,這些起搏器被程式設計為進行一段不規則的收縮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有時,不同步反而有好處。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有意地擾亂心臟收縮的節律可以有效地治療血液泵送不足的衰竭。

在約四分之一的患有被稱為心力衰竭的五百萬美國人中,器官腔室無法完美同步地收縮。當植入起搏器以恢復有利的節律時——被稱為心臟再同步療法——心臟通常比從未發生過不同步收縮的心力衰竭患者更強壯。本質上,從不同步到同步似乎是有益的。這一觀察結果促使約翰·霍普金斯分子心臟生物學中心主任大衛·卡斯提出了一個誘人的問題:收縮規律的心力衰竭患者能否從一點不協調中獲益?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卡斯和他的同事將起搏器植入 23 只狗體內,其中 17 只被誘發患上心力衰竭。然後,每天六小時,八隻實驗動物的起搏器迫使心室右側比左側更早收縮。在每天的剩餘時間裡,該裝置恢復為同步起搏。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四周後,在接受起搏器治療的犬類中,關鍵的心臟健康指標明顯更好,這些起搏器被程式設計為進行一段不規則的收縮。它們的心臟更有力地泵血,並且負責收縮和肌肉結構的蛋白質也更豐富。《科學轉化醫學》雜誌去年 12 月發表的這項研究結果“與我們對心臟再同步療法的傳統觀念背道而馳”,紐約長老會醫院和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心臟病專家喬治·托馬斯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這種治療可以比作身體在接種疫苗後的反應。正如注射減弱的或部分病毒會觸發保護性免疫反應一樣,讓心臟“接觸”一定劑量的不同步會增強其功能。卡斯計劃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在人類身上研究這種方法,但其他心臟病專家已經注意到了初步結果。“這是一個非常發人深省、獨創性的想法,”賓夕法尼亞大學治療心力衰竭的大衛·弗蘭克爾說。他認為許多患者可以從打破單調中獲益。

相關文章:心臟漏跳一拍意味著什麼?

傑西卡·瓦普納 是一位科學記者。她是《牆壁疾病》(2020 年)和《費城染色體》(2014 年)的作者,這兩本書均由 The Experiment 出版。瓦普納居住在紐約州北部。

更多作者:傑西卡·瓦普納
大眾科學雜誌 第 314 卷 第 3 期這篇文章最初以“另闢蹊徑”為標題發表在《大眾科學雜誌》第 314 卷第 3 期(),第 16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316-16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