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海產品產量可能達到了頂峰。根據對提供全球83%海產品捕撈量的64個大型海洋生態系統的分析,自那年以來,全球漁業產量下降了1060萬公噸。如果這種趨勢沒有逆轉,全球所有漁業的全面崩潰將在2048年左右到來。“除非我們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管理所有海洋物種的方式,將其作為一個運作的生態系統,否則本世紀將是野生海鮮的最後一個世紀,”斯坦福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斯蒂芬·帕倫比指出。
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市達爾豪西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鮑里斯·沃姆召集了一個由包括帕倫比在內的14位生態學家和經濟學家組成的團隊,分析全球漁業趨勢。除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自1950年以來的資料外,研究人員還檢查了各種海洋生態系統中32個受控實驗、48個海洋保護區的觀察結果以及過去1000年12個沿海漁業的歷史資料。後一項研究表明,僅在具有商業價值的物種中,91%的數量減少了一半,38%幾乎消失,7%已經滅絕,而且大部分減少發生在1800年之後。“我們看到,過去1000年來,沿海物種的衰落正在加速,導致生物過濾能力、育苗棲息地和健康漁業的喪失,”團隊成員,同樣來自達爾豪西大學的海克·拉澤指出。
而且,從非常小的海洋地塊的受控研究到整個海盆的研究,保持生物多樣性——所有形式的海洋生物中現存物種的數量——似乎是保護漁業、水過濾和其他所謂的生態系統服務的關鍵,儘管這種相關性並不完全清楚。“物種不僅對於提供漁業方面的直接利益很重要,而且對於提供支援漁業的自然基礎設施也很重要,”弗吉尼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團隊成員埃米特·達菲解釋道。“即使是蟲子和雜草也對生產性生態系統做出清晰、可衡量的貢獻。”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儘管趨勢令人沮喪,但對保護區的研究為海洋生態系統可能反彈提供了一些希望,根據11月3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的論文分析顯示。研究的48個保護區顯示,物種多樣性總體增加了23%,可用捕撈量增加了四倍。“這不是奇蹟。這是可以做到的,只是需要大量的政治意願才能做到,”沃姆觀察到。“我們有1000年,可能10000年的習慣,認為海洋是理所當然的,並從一個物種轉向下一個物種,或者用養殖等技術手段來替代它。對我來說,主要的障礙是我們必須改變我們對海洋的看法。”如果我們失敗了,我們可能會完全失去海洋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