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真實的“變形金剛”,這是一種可以根據指令將自己摺疊成兩種形狀的裝置。該系統還遠未準備好與霸天虎作戰——這個微小的裝置僅形成相對粗糙的船和飛機形狀——但這個概念有朝一日可能會產生變色龍般的物體,可以隨意在任意數量的實用形狀之間轉換。
自摺疊片材只是可程式設計物質的一個方面。“不是對位和位元組進行程式設計,而是對物體的機械屬性進行程式設計,”麻省理工學院的機器人專家丹妮拉·魯斯說。
該系統於6月28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線上描述,由一片薄薄的樹脂-玻璃纖維複合材料組成,僅幾釐米寬,分為32個三角形面板,由柔性矽膠接頭分隔。一些接頭具有熱敏致動器,當被電流加熱時會彎曲180度,從而在該接頭處摺疊片材。根據所使用的程式,片材將進行一系列摺疊,在大約15秒內產生船或飛機形狀。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研究人員表示,原則上該系統可以產生比兩種更多的形狀。“我們一直在尋找將多種不同功能嵌入到一個薄型片材中的方法,”哈佛大學電氣工程師羅伯特·J·伍德合著者說。
在近期,魯斯設想計算摺紙技術將構成三維顯示器的基礎——例如,可以按需再現給定區域地形的地圖。在更遙遠的未來,應用可能超越形狀模仿,涉及可程式設計的光學、電氣或聲學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