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摺紙術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DNA鏈可以摺疊成扁平結構,其精細程度堪比美洲地圖。加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家保羅·羅特蒙德開發的DNA摺紙技術,採用長DNA,像摺疊繩子一樣反覆摺疊,從而建立任何想要的形狀,就像用一根線畫圖一樣。新增短DNA以將每個摺疊固定到位。3月16日《自然》雜誌上公佈的結果顯示,摺紙形式的寬度最大約為100奈米,由約200畫素組成,其中每個畫素都是一個短核苷酸鏈。DNA自發地與匹配序列排列的傾向意味著,如果分子序列正確,這些形狀將自動組裝。設計結構大約需要一天時間,使用的計算機程式非常簡單,足以用於高中化學實驗。科學家可以透過連線電子元件或酶來利用這種摺紙術創造裝置,並且已經開始進行創造三維結構的實驗。

查爾斯·Q·崔《大眾科學》的特約撰稿人。他的作品也曾發表在《紐約時報》、《科學》、《自然》、《連線》《LiveScience》等刊物上。在業餘時間,他遊歷了七大洲。

更多作者:查爾斯·Q·崔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294 Issue 5本文最初以“DNA摺紙術”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294卷第5期(),第28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506-28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