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您在牙醫診所等待就診時,不妨讓您的思緒暢遊一下更吸引人的事物?這裡有一個相關的話題:很久以前,蛀牙是一種罕見的現象。 我們的早期親戚,包括尼安德特人,幾乎從未患過齲齒。 事實上,我們定期去看牙醫可能不是因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而是因為我們口腔內細菌的近期變化——甚至可能與老鼠有關!
您可能會認為蛀牙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實; 即使是古代的埃及人也進行牙科治療。 但對人類牙齒的研究表明,在我們的祖先開始種植植物作為食物之前,齲齒並不常見。 看來,一旦我們改變為農業生活方式,蛀牙就開始蔓延。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奧馬爾·愛德華多·科爾內霍·奧爾達茲及其同事的新證據支援了這一假設。 他們分析了幾種常見的導致齲齒的細菌,即變形鏈球菌的基因組,以確定該物種及其近親何時進化出新的基因。 該團隊的統計分析表明,該細菌種群大約在 10,000 年前開始呈指數級擴張,這與農業的誕生非常吻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是,農業是如何引發蛀牙革命的? 科爾內霍·奧爾達茲認為,儘管農業給我們帶來了更好的生活條件,但它也使人類和老鼠之間的距離比以前近得多。 科爾內霍·奧爾達茲認為,與變形鏈球菌關係最密切的物種是鼠鏈球菌,它的“自然環境很可能是老鼠的口腔。 很容易想象,”他說,“當農業起源後人口密度增加時,宿主轉移和新物種發展的可能性增加了。”
其他研究人員也同意,轉向農業對幾個社會的牙齒健康造成了損害。 埃默裡大學的人類學家喬治·阿梅拉戈斯研究了在蘇丹瓦迪哈勒法發現的39具化石骨骼的牙齒,據估計它們有 8,000 到 11,000 年的歷史。 他們於 12 月 10 日在《分子生物學與進化》上線上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當居住在蘇丹北部和埃及南部的努比亞人轉向密集農業時,人口中的齲齒髮生率從 0.8% 躍升至近 20%。
然而,並非所有研究人員都同意老鼠的假設。 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的古人類學家彼得·布朗認為,蛀牙的出現與人類飲食中的糖有關。 “你需要考慮老鼠和齲齒的分佈,無論是在地理上還是在時間上,”布朗說。 “在澳大利亞,齲齒是隨著糖和麵粉引入到土著社群而出現的。 在日本,在江戶時代,武士階級的口腔健康狀況相對較差(糖和精製碳水化合物),但普通民眾的齲齒髮生率非常低(無法獲得糖或精製碳水化合物)——與老鼠無關。”
當牙醫的鑽頭下降時值得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