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又一項的研究敲響了亞馬遜雨林持續惡化的警鐘。科學家警告說,這個標誌性的生態系統正受到森林砍伐、乾旱、火災和其他人為干擾的困擾,正處於危險的邊緣。
新的研究再次強調了這一點。本週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兩項研究得出結論,強大的亞馬遜正在迅速轉變——它可能面臨崩潰並完全轉變為一種新的生態系統的風險。
第一項研究發現,人為干擾已導致超過三分之一的亞馬遜雨林退化。火災、選擇性伐木、棲息地破碎化以及因氣候變化而加劇的乾旱,都在蠶食著這個世界上最具標誌性的生態系統之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更不用說近幾十年被砍伐的森林了。
第一項研究僅關注退化,即破壞森林但沒有將所有樹木從景觀中移除的活動。它不包括森林砍伐,即清除森林區域。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最近的估計表明,高達 17% 的亞馬遜已經被清除。
研究人員指出,退化往往比森林砍伐受到的關注更少。但這仍然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即使樹木仍然屹立,退化的森林通常對未來的干擾抵抗力較弱。這使它們面臨更大的死亡風險並轉化為不同的生態系統,例如草原。退化的森林也傾向於儲存較少的碳。
研究人員使用衛星資料來估計受四種主要干擾影響的森林面積範圍:乾旱;火災;木材開採,即在不清除整個景觀的情況下,有選擇地從森林內部砍伐樹木;以及“邊緣效應”,即當森林的邊緣變得更容易受到干擾時。邊緣效應在隨著時間推移被分解成越來越小的碎片的森林中很常見,更多的邊緣與道路、農業用地和其他人為破壞重疊。
他們發現,剩餘的亞馬遜森林中有 38% 正遭受某種形式的退化。
研究發現,通常有多種不同的干擾作用於同一區域。大約 5.5% 的亞馬遜正同時遭受木材開採、火災和邊緣效應的綜合影響。
第二項研究強調了人類活動對亞馬遜的強大影響。它發現,人為干擾正在以比自然過程改變景觀快數百到數千倍的速度改變著生態系統。
該研究的大部分資料來自亞馬遜科學小組最近編制的一份評估報告,該小組是由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路召集的一項倡議。報告指出,大約 17% 的原始亞馬遜已經被砍伐。大約 14% 已被轉化為農業用地。
第二項研究的作者寫道:“當我們接近亞馬遜地區不可逆轉的臨界點時,全球社會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如果亞馬遜失敗,生物圈就會失敗,而我們未能採取行動將自食其果。’
科學家們多次警告說,亞馬遜雨林生態系統的崩潰將是一場全球性的災難。亞馬遜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據估計,地球上至少 10% 的植物和脊椎動物物種都集中在一個地方。
它還蘊藏著大量的碳,儲存在樹木和土壤中。研究估計,整個亞馬遜生態系統可能蘊藏著多達 1800 億噸的碳——這大約是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進入大氣層的所有碳的四分之一。隨著亞馬遜退化,它會向大氣中釋放更多的碳,這會加速全球氣候變化的程序。
研究表明,亞馬遜的部分地區已經從碳匯轉變為碳源,這意味著它們向大氣中排放的碳多於吸收的碳。
科學家們表示,隨著生態系統的持續退化,它最終可能會達到一個臨界點——一種超出這個閾值,亞馬遜將無法再從干擾中恢復的臨界點。在這個臨界點之後,亞馬遜可能會從茂密的雨林轉變為草地稀樹草原——一種更乾燥、生物多樣性更少的生態系統。
科學家們很難找到這個臨界點的精確位置。但另一項最近的研究警告說,它可能比預期的更快地逼近。研究發現,亞馬遜至少在 20 年來一直在穩步喪失其恢復力——從干擾中恢復的能力(氣候電報,2022 年 3 月 8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