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小的、消失的蟾蜍已經回到了家園。
大約2000只基漢西噴霧蟾蜍在被宣佈在野外滅絕後,被重新引入到坦尚尼亞的基漢西峽谷。根據野生動物保護協會(WCS)釋出的公告,這是第一個被宣佈在野外滅絕的兩棲動物物種被遣返回其原生棲息地的例子。WCS是一個環境組織,一直領導著將蟾蜍送回其家園的工作。
基漢西噴霧蟾蜍是金色的,腹部有蒼白、幾乎透明的皮膚,使其腸道可見。這種蟾蜍屬於一種獨特的兩棲動物群體,它們會產下活的幼崽而不是產卵。在產下幼崽後,蟾蜍會將幼崽背在背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1996年,人們首次發現這種微小的蟾蜍生活在基漢西峽谷一個瀑布的底部附近,那裡水衝擊岩石產生的噴霧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微生境,讓這些動物得以繁衍。
被發現,又消失
根據釋出的訊息,在開始在河上修建水力發電大壩時發現了這些動物,該大壩現在為坦尚尼亞提供四分之一的能源。但是,大壩嚴重減少了瀑布的噴霧量,蟾蜍的數量迅速下降。為了保護它們,有500只動物被轉移到紐約的布朗克斯動物園。但它們在坦尚尼亞的數量繼續減少,直到2009年被宣佈在野外滅絕。
布朗克斯動物園的一些蟾蜍被轉移到俄亥俄州的托萊多動物園,那裡的研究人員能夠維持大約50只蟾蜍。不久,蟾蜍在實驗室中繁殖,它們的圈養數量反彈了。
2010年,根據釋出的訊息,大約100只蟾蜍被空運到坦尚尼亞商業首都和最大城市達累斯薩拉姆的一個繁殖中心。它們繁殖並增加,直到有足夠多的數量可以安全地將它們放回野外。
重返野外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席克里斯蒂安·桑珀在宣告中說:“將基漢西噴霧蟾蜍重新引入基漢西峽谷是保護方面的一項重大成就。” “為了拯救一個物種,這是一項真正的全球努力。這個專案證明,透過合作和科學,野生動物可以戰勝困難。”[十大物種成功故事]
根據釋出的訊息,坦尚尼亞政府和世界銀行已經建立了一個人工噴水系統,以重現瀑布的噴霧。
布朗克斯動物園和托萊多動物園將繼續維持被稱為噴霧蟾蜍的“保障種群”,並將它們展出供遊客參觀。將密切監測放生的蟾蜍及其棲息地,以確保環境條件保持良好,並密切關注動物的進展。
這種物種在野外滅絕的最終原因仍在爭論中。但是科學家們假設,棲息地變化、接觸殺蟲劑以及感染性壺菌的出現共同導致了它們的滅絕。壺菌是造成全球兩棲動物物種令人震驚的減少和滅絕的原因。
版權所有 2012 OurAmazingPlanet,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本資料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