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牆的另一邊

幫助我們度過未來幾個月我們大腦需要的首要事項

大眾科學 Mind, Volume 32, Issue 2

《大眾科學·思想》,第32卷,第2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我寫這篇文章時,自從我們的編輯團隊出於對席捲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擔憂而決定開始在家工作以來,已經快一年了。說我們生活在所謂的“新常態”中是一個嚴重的用詞不當。社交隔離、遠端虛擬學習、滾動封鎖以及美國近 50 萬人死亡的現實與人們可以想象的正常情況相去甚遠。隨著病毒及其造成的損失繼續消耗我們,精神疲憊已經開始顯現,正如神經科學家大衛·巴德雷在本期封面故事(見“我們如何應對“疫情疲勞””)中所寫的那樣。他對行為科學如何幫助我們度過疫情終點線有一些見解。越快越好。

在本合集中其他地方,心理學家斯科特·巴里·考夫曼探索了一種新現象,即自我提升的努力——瑜伽、冰沙、冥想——最終助長了自我,而不是啟發了啟蒙(見“精神自戀的科學”)。記者凱莉·阿諾德調查了 COVID 譫妄病例及其對未來心理健康的意義(見“譫妄與痴呆之間的聯絡”)。感謝您的閱讀,好好休息,繼續努力。

安德烈婭·加夫裡列夫斯基《大眾科學》的首席新聞通訊編輯。她撰寫每日“今日科學”新聞通訊,並監督該雜誌的所有其他新聞通訊。此外,她還管理所有特別收藏版,過去曾擔任《大眾科學·思想》、《大眾科學·空間與物理》《大眾科學·健康與醫學》的編輯。加夫裡列夫斯基在《科學家》雜誌開始了她的新聞事業,她在那裡擔任特寫作家和“熱門”生命科學研究論文的編輯。她在教育出版領域工作了六年多,為生物學、環境科學和營養學高等教育編輯書籍。她擁有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科學碩士學位和新聞學碩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也是普利策獎的所在地。

更多作者:安德烈婭·加夫裡列夫斯基
SA Mind Vol 32 Issue 2本文最初以“疫情牆的另一邊”為標題發表於SA Mind 第32卷第2期(),第2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32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