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稅與競爭

在減少碳排放方面,美國和中國的對話方式截然不同。

在減少碳排放方面,美國和中國的對話方式截然不同。

就美國而言,奧巴馬政府是聯邦政府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採取行動的關鍵。(參見此處此處。)至於立法? 我認為,在我們這個全球變暖的世界裡,第113屆國會透過任何旨在減少碳排放的氣候法案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更不用說像碳稅這樣雄心勃勃的法案了。 有人想辯論嗎?

四位前環保署署長引發辯論
我喜歡稱他們為“前四人組”——威廉·魯克爾斯豪斯李·托馬斯威廉·賴利克里斯汀·託德·惠特曼,他們都曾擔任共和黨政府的環境保護署署長。 8月1日,他們在《紐約時報》的評論文章中評論了氣候辯論的現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提出“共和黨支援氣候行動”時,他們首先指出“對於(氣候變化)基本事實,已經沒有任何可靠的科學辯論”,並且“不作為的代價是不可否認的”。 然後,他們像許多經濟學家已經建議的那樣(參見此處此處此處此處),建議“像碳稅這樣的基於市場的方法將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最佳途徑。” 但他們也承認,正如大多數政治評論員(以及任何你想問的人)會告訴你的那樣,“這在華盛頓當前的政治僵局中是無法實現的。”

無論僵局與否,前環保署署長們都向國會發出了一些氣候挑戰

“國會的領導人與其反對(奧巴馬的)提案,不如支援這些提案,並開始就國內和國際上需要採取哪些更重要的措施以及如何實現這些措施進行早就應該進行的辯論。”

一個眾議院的阻礙

在前四人組的呼籲發表後的第二天,眾議院以響亮但間接的方式回應了他們的挑戰——沒門。

8月2日,受人尊敬的眾議院通過了眾議員史蒂夫·斯卡利斯(共和黨-路易斯安那州)對H.R.367號法案的修正案,該修正案“要求政府在實施碳稅之前獲得國會的批准”——換句話說,總統先生,不會有碳稅237票對176票的投票結果包括12張民主黨議員的贊成票

在8月8日釋出的新聞稿中(順便說一句,截至撰寫本文時,該新聞稿顯示投票結果為“xxx對xxx”,字面意思),眾議員斯卡利斯這樣說

“奧巴馬總統徵收碳稅的計劃將導致家庭電費飆升,同時摧毀數百萬個美國就業崗位。 … 眾議院向奧巴馬總統發出了強烈的兩黨資訊,即碳稅將摧毀我們的經濟,他需要放棄任何實施這種激進監管的想法。 奧巴馬政府已經用盡了各種伎倆,通過後門監管來實施其激進議程。 這項修正案是必要的,以禁止未經選舉產生的官僚代表總統在沒有立法行動和監督的情況下徵收碳稅。”

人們可能會想知道斯卡利斯先生指的是奧巴馬的什麼計劃。 首先,有一個美國政府101的基本知識:行政部門不批准稅收,國會批准。 其次,問題是奧巴馬實際上是否有一個正在制定的碳稅計劃? 沒有,白宮新聞秘書傑伊·卡尼在2012年11月像這樣迴避了碳稅的想法:“我們永遠不會提出碳稅,也無意提出碳稅。”

鑑於碳稅,用斯卡利斯的話說,會“摧毀我們的經濟”,也許斯卡利斯先生和他的同胞們不願意相信卡尼的話? 問題是,還有誰說碳稅會“摧毀我們的經濟”? 許多專家得出了恰恰相反的結論——如果實施得當,碳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將微乎其微:參見此處[pdf]此處此處此處。 有些人甚至認為它“接近經濟理想”。

即便如此,我可以想象斯卡利斯及其同伴會辯稱,如果我們想與其他國家競爭,我們承受不起任何會減緩我們經濟增長的東西,哪怕只是一點點。 我的意思是,哪個頭腦正常的國家會願意用碳稅“摧毀”他們的經濟?

實際上,有很多國家這樣做。 比如日本[pdf]英國芬蘭瑞典[pdf]愛爾蘭荷蘭、丹麥、挪威、哥斯大黎加。 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魁北克省也實施了碳稅。(更多閱讀,另請參見此處此處此處。)

好吧,那麼斯卡利斯的反駁可能是,但是澳大利亞呢? 他們剛剛決定放棄碳稅。 他說得對。 但有一個小細節:澳大利亞正在用基於市場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取而代之。(紐西蘭也有碳交易體系。)

還有中國,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也是美國資金的巨大吸納者,以及氣候變化否認者用來證明美國不應在氣候政策方面取得進展的反面氣候行動榜樣。

中國尋求減排措施

事實證明,中國正在積極尋求各種基於市場的策略。 鑑於北京承諾到2020年將其碳強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碳排放量)降低40-45%,他們必須做一些事情,如果不是很多事情。 他們已經透過北京、上海、深圳、廣東、天津、重慶和湖北的區域碳排放交易體系為碳定價。 中國蓬勃發展的碳市場規模——據說覆蓋約2.5億人——僅次於歐盟,歐盟覆蓋歐盟27個國家以及冰島、列支敦斯登和挪威。

中國的規劃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碳稅可能是中國應對排放的下一個大動作。 據報道,財政部長樓繼偉在7月份宣佈,中國“將對二氧化碳排放徵稅”。 這與新華社(中國官方新聞機構)2月份釋出的宣告相呼應。

至於何時實施這項稅收? 這還不太清楚。 樓部長沒有非常具體地,只是說“一直在考慮在適當的時候推出”。 許多其他人研究了跡象,並認為中國將在2015年加大該計劃的力度。(參見此處此處此處。)

在您能找到的關於該主題的更有趣的評論中,這條評論悉尼先驅晨報的頁面上被發現:“中國潛在的碳稅可能會促使美國立法者更認真地考慮氣候保護。” 我猜引用該報紙的交易員代表在提出這一點之前沒有與眾議員斯卡利斯核實。

為中國歡呼? 不完全是

我永遠不會把中國及其糟糕的環境記錄捧為環境管理的典範——即使是我們最糟糕的空氣水汙染的例子與中國人民每天接觸的汙染水平相比都黯然失色,而且歷史表明,中國的表現常常達不到政府的法令。 然而,這是一個有趣,甚至令人驚訝的對比:中國官員擁抱基於市場的策略來減緩碳排放,而美國政府中的保守派人士則譴責此類政策是“激進的”和經濟上具有破壞性的。

所以,我們應該開始問自己的問題是:一旦中國和其他大型經濟體開始玩“碳稅”遊戲,美國最終會決定迎頭趕上,還是會拿著手套,悶悶不樂地回家,希望媽媽會在廚房的桌子上準備好牛奶和餅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