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是眾所周知的偽裝大師和逃脫高手,但它們並不以社交技巧而聞名。科學家們長期以來認為,這種多腕的深海居民是嚴格獨居的,並且不與同類進行太多互動,它們會將變色能力用於恐嚇捕食者或躲避捕食者。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雄性和雌性章魚經常透過包括姿勢和顏色變化在內的挑戰性展示來相互交流。
並且出現了與不同顏色變化展示相關的特定行為模式。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兩隻章魚相互靠近並顯示深色,那麼相遇很可能會升級為具有攻擊性的身體對抗。但是,顯示淺色章魚通常表明它正在準備撤退。
一位在澳大利亞傑維斯灣的潛水員最初發現了這種不尋常的章魚行為,並在一個線上帖子中對此進行了描述,這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為了破譯章魚的社交“語言”,科學家們捕獲並篩選了52小時的*Octopus tetricus*物種的錄影,這是一種斑駁的灰褐色頭足類動物,被稱為常見的悉尼章魚,也更為有趣地被稱為憂鬱章魚。儘管它聽起來很憂鬱,但科學家觀察到的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悶悶不樂的群體,而是一個高度投入和互動的群體。[影片:觀看章魚如何透過身體模式和姿勢進行爭論]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阿拉斯加太平洋大學的海洋生物學教授大衛·謝爾告訴《生命科學》說:“由於已知章魚有時會互相殘殺並有同類相食的行為,人們普遍認為它們不會進行太多互動,也不會使用訊號。” 但謝爾已經從之前的研究中發現了一些報告,表明“還有另一個故事正在發生,”他說。
一隻章魚(前景)顯示出蒼白的顏色,並伸出一隻手臂,然後從一隻正在靠近的章魚(背景)處撤退。正在靠近的章魚顯示出深色,“站”得很高,並張開蹼和手臂。圖片來源:大衛·謝爾
“一些章魚在求偶時被觀察到有展示行為,並且一些章魚被發現聚集在一起。因此,文獻中有暗示可能存在這種情況,但沒有專門針對章魚之間訊號傳遞的報告。”謝爾和他的同事觀察到的是一種新現象,一個憂鬱章魚會一次又一次地拜訪和相互對抗的地點。
謝爾告訴《生命科學》說:“我看到的一段早期影片顯示,一隻章魚以相當戲劇性的方式接近另一隻章魚,它顏色深沉,站得很高,而另一隻章魚則蹲伏下來,臉色蒼白,然後逃跑了。在我看來,這就像它們在發出訊號,所以我們從那裡開始,試圖探索這個想法。”
研究人員指出,在特定的一天,該地點會出現三到十隻章魚。在52小時的錄影中,超過7小時的錄影顯示了章魚互動,有345次顏色變化和512次肢體動作的例子,例如抓撓或伸手靠近對方。伸手是科學家看到的最常見的互動,佔所有肢體互動的72%;科學家們記錄到,章魚很少互相觸控。
他們反覆觀察到一種姿勢——當章魚“站高”時,它會向外伸出雙臂,並將自己向上拉起。研究人員表示,一隻站高的章魚通常也會顯示出深色並抬起其外套膜,所有這些似乎都表示對另一隻章魚的攻擊性。其他頭足類動物(如烏賊)已知會在爭論時呈現較深的顏色,雄性會顯示“黑臉”。如果兩隻雄性烏賊互相展示黑臉,對抗通常會變成肢體衝突,而如果只有一隻雄性露出黑臉,那麼臉色蒼白的烏賊通常會退縮,這種行為模式與研究人員在章魚的顏色顯示中觀察到的非常相似。
謝爾說:“在烏賊和魷魚中,訊號傳遞有充分的記載,因此,提出章魚也做同樣的事情並不奇怪。”[烏賊可愛照片:變色頭足類動物的照片]
謝爾在影片中看到的最令人驚訝的事情之一是章魚如何使用研究地點淤泥中的一塊漂浮物。它比周圍的海底高出一些,一隻展示的章魚有時會爬到它的頂部,做出“站高”的姿勢。謝爾說:“這很有趣,利用了環境的特殊佈局。”該結構位於該地點的中心,因此,謝爾認為,也許正是這種“高地”的存在才將展示的章魚吸引到該區域。
謝爾說,下一步是更仔細地研究所有訊號傳遞的背景,雄性和雌性章魚都參與了訊號傳遞。“雄性與雌性互動,雄性與其他雄性互動,雌性與雄性互動,我們很確定雌性也與其他雌性互動,”謝爾說。但他補充說,所有這些訊號傳遞是否是複雜的交配系統的一部分,還是某種其他形式的行為,仍有待觀察。
該研究結果於今天(1月28日)線上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
原始文章發表在《生命科學》。
版權所有 2016 年 《生命科學》,一家 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允許,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