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全球氣溫升高,海洋正以更快的速度釋放消耗臭氧層氣體,促使科學家警告更多的紫外線輻射和更高的癌症風險。
幾十年來,氯氟烴(CFCs)一直在深海水中緩慢積聚。根據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 新研究,這種人為產生的氣體,通常用於製造氣霧劑噴霧和製冷劑,被釋放到大氣中,然後從地表風吸入海洋。
但是,世界海洋正朝著逆轉其作為CFCs匯的作用的方向發展,研究人員表示,氣候變化導致海洋溫度升高將使這一轉變發生得更快。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隨著CFCs等氣體破壞平流層臭氧層,地球表面失去了對紫外線的保護。科學家警告說,更多地暴露於 UVB 射線會導致癌症、白內障和免疫缺陷疾病的風險增加。
自 2010 年以來,《蒙特利爾議定書》——一項透過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和消費來保護平流層臭氧層的全球協議——已經削減了 CFC 排放。隨著大氣層水平下降,海洋已經吸收的那些物質開始被排放出來。
但是,水溫升高削弱了海洋作為強效消耗臭氧氣體儲存庫的能力。研究人員預測,即使沒有氣候變化,到 2075 年,海洋排放的 CFCs 將超過其吸收量。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這種轉變可能會提前 10 年發生。
“即使沒有氣候變化,隨著 CFCs 在大氣中衰減,最終海洋相對於大氣層而言 CFCs 會過多,它們將重新釋放出來,”麻省理工學院的合著者兼教授 Susan Solomon 說。“我們認為,氣候變化將使這種情況更快發生。但這種轉變並非取決於氣候變化。”
他們還預測,這種轉變將首先發生在北半球——那裡的環流預計會減慢,這將使更多的氣體留在淺水區,更容易逸出到大氣中。
麻省理工學院的合著者兼研究生 Peidong Wang 補充說,氣候變化還可能導致特別有害的 CFCs,如 CFC-11(根據 EPA 的說法,這是一種 1 類消耗臭氧層物質)在大氣中停留更長時間。
“CFC-11 在平流層中也具有很長的壽命,在那裡它會消耗臭氧——長達 55 年。CFC-12 可以存活長達 95 年,”Wang 補充道。“它只能在到達平流層高層時才會被破壞,這需要一段時間,這意味著 CFCs 在大氣中持續的時間更長。”
在此之前,Wang 表示,許多 CFC 檢測模型都將海洋 CFC 排放歸咎於一些靠近大型海洋排放區域的國家。根據他們的估計,他說目前的模型高估了非法 CFC-11 排放量 10%。
他們的發現可能會改變圍繞《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政策,因為許多國家可能實際上並未違反該協議。
“我們知道,有些地區實際上在非法生產 CFCs,比如中國的山東省,”他說。“人們可能認為這些額外的排放仍然來自這些國家,但它可能只是來自海洋的排放增加。”
Wang 說,為了減少大氣中的 CFCs,新政策需要著眼於陸地,而不是海洋。海洋中 CFCs 的含量約為陸地儲存 CFCs 的 10%。他說,為了防止 CFCs 進入空氣或水中,科學家需要專注於開發能夠阻止陸基 CFCs 逸出的技術。
“從海洋中清除 CFCs 在技術上太困難了,”他說。“CFCs 儲存在冷卻器和建築物絕緣泡沫中,因此當我們拆除舊建築物時,新的 CFCs 就會被釋放出來。”
轉載自 E&E 新聞 ,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 2021 年。 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