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酸化削弱貽貝的附著力

人類活動導致海洋吸收二氧化碳,正在削弱貝類生物的附著能力

貽貝的力量是傳奇的,這種貝類能夠緊緊抓住岩石、碼頭和船隻,即使面對洶湧的波浪或撬動的手指。科學家們甚至研究了貽貝如何利用被稱為足絲的細長纖維(既堅硬又有彈性)在粗糙潮溼的環境中如此牢固地附著,希望能模仿這項技術來創造堅固而柔韌的紡織品。

現在,氣候變化正在損害這種附著能力。華盛頓大學的生態學家邁克爾·奧唐納的研究表明,海洋酸化(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降低海洋pH值的過程)正在削弱貽貝的足絲。

奧唐納和他的同事從普吉特海灣的聖胡安島採集了海灣貽貝,並將它們放入裝有不同pH值海水的容器中。他們發現,在pH值低於7.6的酸化條件下生長的貽貝足絲比正常情況弱40%。這項研究於週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德加海洋實驗室的進化與生態學教授布賴恩·蓋洛德說,海灣貽貝在自然界中扮演著關鍵的生態角色。當貽貝成群結隊地聚集在一起時,它們為數百種其他物種提供了保護性的家園。

蓋洛德說:“海膽、小螃蟹、海洋蠕蟲都生活在那裡”,還有許多其他物種。

貝類產業已經開始適應海洋酸化會損害牡蠣等海洋生物製造貝殼能力的事實,當貽貝失去附著能力時,也可能遭受損失。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說法,在全球範圍內,貽貝養殖是主要的食物來源,也是一個價值15億美元的產業。例如,在比利時,捕撈和食用貽貝幾乎成為一種國民消遣。

在普吉特海灣,農民透過放置帶有長繩的木筏來養殖貽貝,長繩垂入海中。貽貝在繩索上定居並長到完全成熟。然後,貝類養殖者將它們拉上來,並將貽貝刮下來。

收穫變得更加困難
如果貽貝的足絲附著力減弱,當繩索被拉起時,它們更有可能從繩索上掉下來。

“脫落”,正如它被稱為的那樣,已經成為貝類產業開發了一些解決方案的問題,例如每隔一段時間在繩索上放置圓盤,這樣當貽貝掉落時,它會撞到圓盤,而不會帶走下面所有的貽貝。

泰勒貝類養殖場的發言人比爾·杜威說:“作為貽貝養殖戶,您最大的挑戰之一已經是防止貽貝脫落並掉到海底。”泰勒貝類養殖場是一家已經不得不應對酸化對其養殖牡蠣貝殼產生負面影響的公司。

杜威補充說:“海水化學成分的變化意味著這些足絲會變得更弱。這不是一件好事。”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蓋洛德說,奧唐納的研究是獨特的,因為它是少數研究酸化如何影響貝類不同部分的研究之一。

迄今為止,關於海洋酸化的許多研究都集中在海水化學成分變化對貝類碳酸鈣貝殼的影響上。

蓋洛德說:“這種研究促使我們擴大我們可能需要考慮的[對酸化]的反應範圍。”

我們關心嗎?
蓋洛德說,下一步將是對其他貽貝物種進行類似的研究。

“顯而易見的事情是對開放海岸貽貝,即加州貽貝進行實驗,它們經常反覆受到海浪的衝擊。”

他指出,研究人員已經發表了一項研究,表明隨著pH值降低,華盛頓州海岸附近的一個島嶼上的加州貽貝的數量和大小都有所減少。

奧唐納特意指出,他的研究並不意味著如果海洋的pH值降低,貽貝就會滅絕。

奧唐納說:“情況並沒有那麼戲劇化,它們不會就此消失並從岩石上掉下來,但這足以改變貽貝床的動態。”

他說,是否有較少的貽貝和生物多樣性較低的海岸線是否重要,取決於人類的決定。

“作為一名科學家,我想知道的問題是,一百年後,這些海岸線會是什麼樣子?作為公民,人們應該思考,我們關心它們的樣子嗎?如果事情因為我們的活動而發生劇烈變化,我們關心嗎?”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Climatewire。www.eenews.net,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