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1957年4月
移植組織——“我們發現,如果在非常年幼的時候給動物注射來自供體品系的細胞——最方便的是脾臟細胞,就可以阻止對同種異體移植產生反應的能力。在成年小鼠中,注射這種細胞會增加小鼠對來自供體的移植的抵抗力。但是,如果在胎兒期或出生後不久給小鼠注射脾細胞,則會發生相反的情況:小鼠變得能夠耐受來自提供脾細胞的品系的移植,儘管它仍然不能耐受來自其他品系小鼠的同種異體移植。——P. B. 梅達沃”[編者注:梅達沃因其在獲得性免疫耐受方面的工作而分享了196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平等的終結——“有兩種介子,分別稱為 tau 和 theta。Tau 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衰變成三個 π 介子;theta,衰變成兩個 π 介子。令人困惑的是,除了衰變模式外,tau 和 theta 在所有性質上都是同卵雙胞胎。它們可能是同一種粒子嗎?根據理論和先例,粒子的兩種不同模式的衰變當然是被允許的,但在這種情況下,宇稱守恆原理卻成為了障礙。哥倫比亞大學的李政道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楊振寧大膽地面對了一個令人尷尬但又迫切的可能性:也許宇稱守恆定律在像 tau 和 theta 這樣的粒子衰變領域根本就失效了!——菲利普·莫里森”[編者注:李政道和楊振寧因這項工作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