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帶魚之死是科學家的福音

兩條最近擱淺的巨型皇帶魚為研究這種研究甚少的深海生物提供了異常新鮮的樣本

本月,美國媒體興高采烈地報道說,兩條真實的“海怪”衝上了南加州的海灘。但這這兩條巨大而死去的巨型皇帶魚,卻同樣讓世界各地的魚類學家感到高興,他們渴望更多地瞭解這些研究甚少的動物。

巨型皇帶魚(Regalecus glesne)通常被認為生活在200米以下的深海,長度可超過10米,這使其成為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

第一條加州皇帶魚於10月13日在聖卡塔利娜島附近被發現。第二條於10月18日在奧申賽德附近被衝上岸。生物力學家米斯蒂·佩格-特蘭現在將奧申賽德皇帶魚的大部分儲存在富勒頓加州州立大學的冰箱裡。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很多很多的研究都將來自這個樣本,”佩格-特蘭說,她之所以獲得這個樣本是因為她正在研究深海魚。“當你得知你擁有一條14英尺長的完整魚時,你會感到內心有點興奮。”

潛水員或潛水器對海中皇帶魚的罕見觀察表明,它們在水中呈垂直懸掛,頭部朝上。但關於它們的大部分知識都來自衝上岸的樣本。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推測,洋流合謀將這些被認為游泳能力相對較弱的魚類帶出它們的舒適區並使其擱淺。

加州拉霍亞西南漁業科學中心漁業資源部主任魯斯·維特說,以前發現的大多數皇帶魚樣本都已部分腐爛,只能在骨骼結構層面進行適當的研究。但奧申賽德樣本——測量長度略多於4米——以非常好的狀態來到了維特的團隊。

奧申賽德魚的幾個部分已經被不同的科學家認領。維特說,心臟已被送給一位研究心臟功能的合作者;鰓正由一位呼吸生理學家研究,胃和其他組織正在進行分析以確定魚的飲食。

“在大多數情況下,參與的科學家在基礎科學或生物醫學領域都有‘日常工作’,但仍然保留著對巨型皇帶魚等進化奇特分支的好奇心,”維特說。

為了便於處理,剩下的魚被切成九塊,現在儲存在佩格-特蘭的冰箱裡。這條魚已經進行了X射線檢查;一旦在冰箱裡放置兩週以確保其得到適當儲存,它將透過計算機斷層掃描 (CT) 掃描器進行掃描。佩格-特蘭將使用 CT 掃描來製作該魚的三維模型。

“在我們真正切開魚之前,我們將對她的解剖結構有非常好的瞭解,”她說。X光片已經顯示出一些不尋常的骨骼結構。

華盛頓大學星期五港的生物力學家亞當·薩默斯對皇帶魚的頭部很感興趣。他說,皇帶魚的上顎在進食時從頭部伸出的程度不同尋常。薩默斯說,他的工作重點是“動物是如何能夠做到我們看到的酷的事情的”,他“總是希望出現像這條皇帶魚這樣的極端異類”。

今年早些時候,另一條大型且瞭解甚少的深海魚,一條六鰓鯊(Hexanchus sp.),也出現在他的實驗室中,為了解這些大型掠食者的大腦和頜骨結構提供了見解。“對奇特發現來說,今年是很好的一年,”薩默斯說。

來自皇帶魚的遺傳資料也將對研究人員有所幫助。一個主要問題是這些動物存在多少個物種。一些科學家認為可能存在兩個不同的物種,DNA 樣本可以使生物學家回答這個問題,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魚類研究員米爾頓·洛夫說,他協調了從聖卡塔利娜島附近發現的魚的樣本分配。

“從科學家的角度來看,興奮部分是由於樣本的新鮮度,”維特說。“事實上,我帶了一點回家,想在烤架上試試。”

維特說,魚的味道還不錯,但“如果一家餐廳有它的招牌,我不會過街去吃它”。

本文經 《自然》雜誌許可轉載。這篇文章是

首次發表於 2013 年 10 月 29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