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備受期待的五角大樓關於不明空中現象(UAP)的報告於六月釋出之前,我坐下來嘗試列出UAP科學分析的最大障礙。我總結出了五個主要挑戰,在此處進行描述,並與已釋出的政府報告中的一些陳述進行了交叉比較。雖然該報告只有九頁長,但事實證明它內容詳盡、嚴謹且科學準確,因為它充分表達了從現有資料中可以得出的確定性是多麼少。正如俗話所說:萬變不離其宗。
挑戰一:所有UAP/UFO事件都不可重複:我們無法回到過去再次進行完全相同的觀察“實驗”。
對於一般科學而言,這種事情非常令人頭疼。缺乏可重複性或可複製性對資料解釋(尤其是當資料嘈雜且不完整時)、填補明顯的空白以及排除或支援任何假設都構成了非常重大的挑戰。正如五角大樓的報告所述:“有限的資料使得大多數UAP無法解釋……” 有限、軼事和不可重複性絕不是你想用的詞,但它們在這裡適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挑戰二:事件的記錄或報告方式沒有任何系統性。不同的攝像頭系統、雷達系統、資料處理、觀察員和環境情況意味著每個事件實際上都是一個不受控制的實驗,幾乎沒有辦法確定資料的真實質量和靈敏度。
同樣,五角大樓的報告也有效地表達了相同的觀點:“關於不明空中現象(UAP)的高質量報告數量有限,阻礙了我們對UAP的性質或意圖得出確鑿結論的能力。” 該報告然後建議了一項潛在有用的任務:“持續整合來自聯邦政府各部門的報告,標準化報告,增加收集和分析,以及簡化篩選流程。”
這非常重要;該報告非常明確地指出,典型的軍事感測器裝置不適合此類分析。“安裝在美國軍事平臺上的感測器通常旨在完成特定任務。因此,這些感測器通常不適合識別UAP。”
挑戰三:沒有簡單的方法來解釋資料的“選擇性偏差”。我們不知道飛行員或其他觀察員多久會看到一些意外情況,但在一分鐘後,他們會弄清楚自己所看到的是什麼(或者至少說服自己已經弄清楚了),因此不報告任何事情。可能發生數千起此類事件,也可能很少。我們不知道,而那些“平凡”的案例實際上可能代表所有案例。
該報告確實討論了人員或觀察員報告UAP時存在的“汙名”,但它也指出,在研究的144份報告中,只有18起事件(在21份報告中有所涵蓋)似乎展示了“先進技術”,因為在運動中出現了不尋常的航空行為。
在少數(未指明)情況下,甚至有證據表明軍用飛機系統“處理射頻(RF)能量”——無論這真正意味著什麼;據推測,存在一些增加的無線電噪聲。但是,至於所有未報告的情況,無論是由於某些東西很快被識別出來,還是飛行員只是選擇不報告,這仍然完全未知。
挑戰四:如果任何事件或觀察結果確實與有形和物理的東西有關,我們不知道我們看到的是單一的潛在現象還是多種現象。這有點像蒙著眼睛走進動物園,試圖理解你聽到和聞到的東西。如果只有一種物種,你可能會弄清楚,但如果有100種物種,那麼解碼你的體驗將非常困難。
同樣,該報告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一點,整個章節的標題為“UAP可能缺乏單一解釋”。提供的一些可能性包括:“空中雜物……鳥類、氣球、娛樂用無人機……塑膠袋等碎片……這些都使場景變得混亂”,以及自然大氣現象(冰晶、可以在紅外和雷達系統中註冊的熱波動)、機密飛機等,以及外國“對手系統”。
五角大樓的報告還概述了正在進行的努力以及可能未來的方向,以嘗試改進所有分析。這包括更系統地收集軍用飛機感測器資料以及FAA資料,並應用機器學習來篩選當前和歷史資訊,以尋找與已知現象(如氣象氣球、野生動物遷徙和其他地球監測資料庫)相關的“叢集”、模式和關聯。
挑戰五:將UAP與涉及外星技術的假設進行流行的關聯,會產生嚴重的分析偏差。通常,科學試圖逐步尋找對給定假設的支援或消除假設,並儘可能均勻地權衡這些選項。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需要非常可靠的證據才能得到支援的假設(就像卡爾·薩根的名言“非凡的主張需要非凡的證據”一樣),無論有些人怎麼說,都沉重地壓在任何分析或討論之上,並且有一個直言不諱的群體認為答案已經知道了。這是一個問題。
事實上,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報告中提到的圍繞記錄令人驚訝的觀察結果的“社會文化汙名”無疑因UFO社群中表達本質上是幻想的想法或信仰的某些因素而加劇。
因此,受過高等訓練的專業飛行員等觀察員可能會不願提及他們感到非常驚訝的事情。這與第三點有關,並且會產生偏差,因為如果進一步分析未報告的事件,可能會提供重要的見解——尤其是在人類觀察員只是感到困惑,而不是目睹真正不尋常的現象的頻率方面。
這一切讓我們何去何從?好吧,正如我所描述的那樣,五角大樓的報告確實提出了改進資料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它還指出,如果某些UAP確實代表物理危害或安全挑戰,那麼找出這一點將很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最終的解釋是平凡還是非凡,透過進一步調查UAP,都可能實現一定的風險緩解。
作為一名研究宇宙其他地方生命可能性的科學家,我發現自己說“嗯,似乎值得在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但這並不是因為我認為外星人或他們的探測器有可能墜入地球大氣層。雖然作為一名理性思考者,我不能也不應該永久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我的第五點足以困擾我,我寧願遵循逐步方法。這種策略也有其他好處。
特別是,我認為,無論我們的天空中實際發生什麼,更系統地收集資料(來自安裝在飛機或監控地點的一流攝像頭系統等)的想法都將是一項有趣的活動。
當我們試圖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摸索前進時,新型的高解析度延時資料和對我們行星環境的高保真監測可能會帶來許多額外的好處。從大氣現象到動物遷徙,再到漂浮在空中和海上的、人類產生的垃圾,瞭解實際情況總會有所幫助。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多位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