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戰爭可能引發全球饑荒

模型顯示,城市燃燒產生的煙霧將在核戰爭後籠罩地球,導致全球範圍的農作物歉收和飢餓

Grains of barley fall from a front end loader at a grain depot

新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兩個國家互相使用核武器的小規模衝突也可能導致全球饑荒。城市燃燒產生的煙塵將環繞地球,並透過將陽光反射回太空來冷卻地球。這反過來將導致全球農作物歉收,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使 50 億人處於死亡邊緣。

新澤西州新不倫瑞克市羅格斯大學的氣候科學家莉莉·夏說:“很大一部分人將會捱餓。”她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情況真的很糟糕。”

這項於 8 月 15 日發表在《自然·食品》雜誌上的研究,是關於核戰爭全球后果的一項長達數十年的思想實驗的最新成果。 鑑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擾亂了全球糧食供應,凸顯了地區衝突的深遠影響,這項研究在今天看來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大大小小的場景

核戰爭會帶來一系列致命影響,從原子彈爆炸直接造成人員死亡,到輻射和其他環境汙染的長期影響。 夏和她的同事們希望研究遠離戰爭現場的後果,以探討地球上各地的人們將如何遭受苦難。

他們模擬了核戰爭後世界各地氣候將如何變化,以及農作物和漁業將如何應對這些變化。 科學家們分析了六種戰爭情景,每種情景都會向大氣中排放不同數量的煙塵,並使地表溫度下降 1 到 16 攝氏度不等。 這些影響可能會持續十年或更長時間。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可能因克什米爾爭議地區引發的核戰爭,可能會向大氣中排放 500 萬至 4700 萬噸煙塵,具體取決於部署的彈頭數量和被摧毀的城市。 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全面核戰爭可能會產生 1.5 億噸煙塵。 環繞地球的陰霾將持續數年,直到天空最終放晴。

利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資料,夏的團隊計算了核戰爭後農作物產量和漁業捕撈量下降將如何影響人們可獲得的卡路里數量。 科學家們研究了幾種方案,例如人們是否繼續飼養牲畜,或者是否將部分或全部用於牲畜的農作物改用於人類。 該研究假設生物燃料作物將被部分改用於人類消費,並且人們將減少或消除食物浪費。 它還假設國際貿易將停止,因為各國選擇養活本國人民,而不是出口食物。

夏指出,這項研究依賴於許多關於複雜的全球糧食系統將如何應對核戰爭的假設和簡化。 但數字是嚴峻的。 即使是最小的戰爭情景,即導致 500 萬噸煙塵的印巴衝突,戰爭發生後的頭五年,全球卡路里產量也可能下降 7%。 在 4700 萬噸煙塵的情景中,全球平均卡路里下降高達 50%。 在美俄戰爭的最壞情況下,戰爭發生後三到四年,卡路里產量下降 90%。

“我們搬到澳大利亞吧”

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將是中高緯度地區,這些地區的農作物生長季已經很短,並且在核戰爭後會比熱帶地區降溫更劇烈。 例如,英國的糧食供應下降幅度將大於印度等位於較低緯度的國家。 但法國是一個主要的糧食出口國,它的情況會相對較好——至少在較低排放情景下是這樣——因為如果貿易停止,它將有更多的糧食可供本國人民使用。

另一個受影響較小的國家是澳大利亞。 在核戰爭爆發後與貿易隔絕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將主要依靠小麥作為食物。 而小麥在煙塵引起的氣候變冷的環境中會長勢良好。 在該團隊的世界大部分地區都被標為紅色的饑荒地圖上,即使在嚴重的戰爭情景中,澳大利亞也閃耀著未受影響的綠色。 “當我第一次給兒子看這張地圖時,他的第一反應是‘我們搬到澳大利亞吧’,”夏說。

明尼蘇達大學聖保羅分校的糧食安全研究員迪帕克·雷說,這項研究是瞭解區域核戰爭對全球糧食影響的有用一步。 但他表示,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準確模擬世界各地農作物生產的複雜組合。 例如,這項研究考慮了國家農作物生產數量,但現實情況要複雜得多,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種植不同的農作物用於不同的目的。

核戰爭可能看起來不如冷戰時期那樣具有威脅性,但仍有九個國家擁有超過 12,000 枚核彈頭。 詳細瞭解核戰爭的潛在後果可能有助於各國更好地評估風險。

“它很少發生——但如果發生,它會影響所有人,”雷說。 “這些都是危險的東西。”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22 年 8 月 15 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