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試驗震動朝鮮山脈

一項新的地震訊號分析表明,整座山並沒有坍塌

朝鮮核試驗場豐溪里衛星影像。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朝鮮于 9 月 3 日在豐溪里進行了最新的核試驗,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感測器記錄為 6.3 級地震。大約 8 分鐘後,地質學家探測到一次 4.1 級較小的震動,這讓科學家們猜測:隱藏在山中的核試驗場是否可能已經坍塌?

科學家表示,大規模坍塌可能會使試驗場無法用於未來的核試驗,甚至可能增加放射性氣體從岩石中逸出到空氣中的風險。

三週前,朝鮮宣佈計劃關閉萬塔山的主要試驗設施,包括上次爆炸在內的六次試驗中有五次發生在那裡,這進一步證實了所謂的“疲勞山綜合症”。幾周前,一群中國地質學家《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聲稱,在最近一次核試驗後,這座山已經坍塌。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現在,科學家們今天(5 月 10 日)在《科學》雜誌上報告稱,他們使用衛星影像發現,爆炸後萬塔山確實發生了移動和壓縮。但據科學家稱,這座山和試驗場可能並沒有完全坍塌。[關於朝鮮的 7 個奇怪的文化事實]。

以前,科學家們透過爆炸產生的地面震動來衡量核爆炸的強度,使用類似於地震測量方式的地震資料。但在這項新研究中,該團隊分析了德國 TerraSar-X 衛星和日本 ALOS-2 衛星拍攝的衛星影像,並比較了爆炸前後萬塔山的地貌。這些衛星使用一種稱為合成孔徑雷達的技術,該技術將電磁波束向下發射到地球,然後測量反射光,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稱。透過這樣做,即使在天氣惡劣(因為微波可以穿透雲層)和光線不足等不利條件下,該技術也可以建立高解析度影像。

利用這些影像,該團隊發現萬塔山移動了約 11.5 英尺(3.5 米),收縮了 1.6 英尺(0.5 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地球觀測站高階研究員、論文的第一作者王騰表示,這可能表明山中的隧道發生了坍塌。

“但我們無法判斷這是否是整個試驗場的[完全]坍塌,還是隧道的坍塌,因為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王說。他補充說,人們需要進行現場調查才能弄清楚這一點。

該團隊還分析了地震資料,發現波浪傳播的方向與實際爆炸的方向完全相反。因此,由於爆炸應該是向外的,第二次 4.1 級震動可能是向內的,這表明坍塌與之前的研究一樣。

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論文的合著者道格拉斯·德雷格表示,地面震動可能來自於先前爆炸甚至最近一次爆炸造成的岩石空隙的坍塌。或者,他補充說,它可能是一個隧道、部分隧道或多個隧道。

“我不會說整座山都坍塌了,我不會得出災難性的結論,”德雷格說。

研究人員估計,爆炸強度約為 120 至 304 千噸,或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 10 倍,根據一份宣告。(其他估計值有所不同,其中一個估計值稱其強度是廣島的 17 倍,據《華盛頓郵報》報道)。

王希望這項研究能夠推動衛星成像技術在地下核試驗研究中的應用。

版權所有 2018 年 LiveScience.com,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亞斯敏·薩普拉克魯Live Science的特約撰稿人,報道健康、神經科學和生物學。她的作品曾發表在《大眾科學》《科學》《聖何塞水星報》上。她擁有康涅狄格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士學位和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科學傳播研究生證書。

更多作者:亞斯敏·薩普拉克魯

LiveScience 是當今規模最大、最值得信賴的科普網站之一,報道影響您和更廣闊世界的最新發現、開創性研究和引人入勝的突破。

更多作者:LiveSci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