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無聊的表現形式不僅僅是打哈欠和目光呆滯。細微的身體暗示,稱為非工具性動作——蠕動、抓撓、移動——也會洩露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像教師和其他公眾演講者一樣,機器現在也可以捕捉到這些表明煩躁不安的跡象。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當計算機使用者專注於螢幕上的內容時,他們的小動作會減少——演算法可以利用這些資訊來即時辨別注意力是否集中。
為了衡量參與度,英國布萊頓和蘇塞克斯醫學院的心理生物學家哈里·維切爾和他的同事為 27 名參與者配備了運動跟蹤標記,計算機的視覺系統可以跟蹤這些標記。然後,參與者閱讀了馬克·哈頓的小說《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和歐洲銀行業管理局法規的數字節選。根據頭部、軀幹和腿部的運動,計算機可以判斷一個人何時精神渙散。事實上,對累積運動的分析表明,當人們閱讀小說時,他們的小動作比閱讀銀行指南時減少了近 50%。
倫敦大學學院的計算機科學家納迪亞·貝圖茲說,該系統在《心理學前沿》中有所描述,它增加了一個關於“情感感知技術”的不斷增長的研究體系。維切爾認為,一旦該程式完善,教育工作者就可以使用它來建立數字課程,這些課程可以識別學生注意力何時分散,並採取策略重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該系統還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構建對人類更具情感敏感性的機器人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