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所有石油在汙染方面都是一樣的

專家開發工具以區分不同型別石油的排放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專家表示,石油的開採、提煉、運輸和燃燒方式各不相同,氣候評估應反映這一點。

儘管一加侖汽油的尾氣排放量,無論是來自頁岩還是深海油藏的燃料,都保持相似,但這些碳氫化合物到達油箱的路徑本身就有著顯著的碳足跡。

這些差異具有重大的政策影響:關於拱心石輸油管道的爭論,關鍵在於該專案的二氧化碳排放,從油砂的生產地,到將產品輸送2000多英里到墨西哥灣沿岸煉油廠所需的能源,再到最終燃燒石油的汽車和卡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奧巴馬總統在2013年表示,他只會批准這條管道,如果它“不會顯著加劇碳汙染問題”,因此這些數字將在決定該專案的最終命運中發揮作用(ClimateWire,2013年6月26日)。

然而,事實證明,在不同的石油來源之間進行同類比較具有挑戰性,專家昨天透過釋出石油-氣候指數解決了這個問題,該工具用於比較不同生產方法在其生命週期內的碳排放。

從伊拉克到挪威的排放差異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能源與氣候專案主任黛博拉·戈登昨天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會議上表示,近年來石油生產方法發生了巨大變化。

她說:“過去,許多原油都是在消費地附近煉製的,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目前擁有最大的煉油基礎設施。” 現在,經濟和地緣政治擴大了供應鏈。

戈登補充說:“原油從沙烏地阿拉伯開始,到休斯頓的阿美煉油廠進行煉製,然後產品再運回中國,這並不罕見。這有溫室氣體的影響,但可能更多的是地緣政治、戰略和環境方面的擔憂。”

此外,由於油價低迷,一些生產商正在儲存石油,而不是立即出售,等待供應過剩的情況消散,這進一步混淆了排放情況。

為了提供清晰度,石油-氣候指數考察了30種石油,包括來自伊拉克祖拜爾油田、美國阿拉斯加北坡和挪威埃科菲斯克油田的原油。研究人員發現,每桶石油的碳排放量,最低和最高碳強度石油之間存在80%的排放差異。隨著石油公司開採更多非常規石油儲量,這種差距可能會擴大。

卡爾加里大學化學和石油工程助理教授焦耳·伯傑森說:“不同原油排放量的最大區別在於加工這些原油所消耗的氫量,你需要新增多少氫才能將原油轉化為汽油或柴油等較輕的產品。”

專家們對使用該工具來制定具體政策持謹慎態度,但表示它可以作為有用的指導方針。

卡內基能源與氣候專案副研究員大衛·利文斯頓說:“石油-氣候指數顯示了...在臨時基礎上制定環境政策或氣候政策的潛在陷阱。” 考慮到石油的全球範圍,利文斯頓說,該指數將幫助立法者在全面的立法中鎖定供應鏈中最大的排放源。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