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詞彙量大的孩子在學校和職場上更容易取得成功。父母和孩子說話的多少起著重要作用,但新的研究表明,重要的不僅是數量,還有父母投入的質量。有益的手勢和有意義的眼神交流可能使孩子們比以往更容易掌握概念。
在六月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中,芝加哥大學的埃麗卡·卡特米爾和她的合作者在家中錄製了父母與他們14或18個月大的孩子一起讀書和玩耍的影片。研究人員建立了數百個40秒的靜音影片片段,記錄這些互動。另一組研究參與者觀看了這些影片,並使用場景中的線索來猜測父母在序列中的不同點說了哪些名詞。研究人員使用這些猜測的準確性來評估父母使用非語言暗示(例如,指向和看著物體)來闡明詞義的程度。
卡特米爾和她的團隊發現,父母非語言訊號的質量預示了三年後孩子詞彙量的大小。令人驚訝的是,社會經濟地位在父母非語言訊號的質量中沒有發揮作用。這一結果表明,眾所周知的兒童詞彙量大小在收入水平上的差異,很可能是父母和孩子說話多少的結果(已知這會因收入而異),而不是他們在這些互動中提供多少非語言幫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