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蛾類物種擁有炫目的秘密

點翅夜蛾可能在黑暗掩護下向配偶發出可見訊號

前翅具有變化的圖案。

K. Jayaram 科學來源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夜行點翅夜蛾可能利用其翅膀上形狀變化的圖案,作為在黑暗中隱秘吸引配偶的方式。在去年九月發表於《Current Biology》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報告稱,在雄性蛾子的前翅上發現了三塊斑點,當從特定角度觀察時,這些斑點的深淺和大小會發生變化。在雌性蛾子中,整個前翅都會變暗。

儘管白天活動的蝴蝶和蛾類物種已知會利用動態視覺效果進行交流,但研究人員曾認為,由於缺乏光線,它們的夜行性同類幾乎完全依賴化學訊號。但是,這些首次在夜行蛾子中發現的翅膀圖案變化表明,這些昆蟲也可能融入視覺訊號。由於只有雄性具有這種圖案,研究人員表示,這很可能是一種性選擇機制。

珍妮弗·凱利(Jennifer Kelley)是西澳大利亞大學的生態學家,她和她的同事在為另一個專案檢視博物館蛾類標本時,首次注意到這種視覺現象。“當我們意識到這種效應與角度有關時,我們就知道,要理解它的工作原理,我們必須理解其背後的光學物理學,”凱利說。該小組聯絡了在珀斯莫道克大學研究材料幾何學的格爾德·施羅德-圖爾克(Gerd Schröder-Turk)和瑞士阿道夫·默克爾研究所的奈米光子學專家博多·威爾茨(Bodo Wilts)。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共同將這種光學效應追溯到蛾類翅膀上的奈米級尺度。當從上方觀察翅膀時,鱗片會像一面暗淡的鏡子一樣直接反射可用光線。然而,當從某個角度觀察時,它們會讓一些光線透過,從而顯露出更深一層的深色鱗片,這些鱗片在雄性蛾子的翅膀上呈現為斑點。如果昆蟲劇烈地拍打翅膀——這是雄性接近潛在配偶的常見行為——這些斑點就會閃爍,即使在非常昏暗的光線下也能產生引人注目的訊號。

“這些蛾子為解決竊聽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案,”密歇根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伊麗莎白·蒂貝茨(Elizabeth Tibbetts)說,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們的訊號從一個方向看非常明顯,但從其他方向看卻看不見,這使得雄性可以向雌性展示自己的性感,而不會引起捕食者的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