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00和150年前:諾貝爾病毒、惰性氣體和肥料之王

來自《大眾科學》檔案館的文章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1955年4月
病毒複製——“關於病毒本質的新觀點正在出現。人們過去認為病毒僅僅是外來入侵者——入侵和寄生細胞的陌生物。但最近的發現,包括宿主誘導的病毒修飾的發現,越來越強調病毒與遺傳單位(如基因)的相似性。事實上,一些病毒正被視為尋找染色體的遺傳片段。——薩爾瓦多·E·盧里亞”[編者注:盧里亞因其在病毒複製和相互作用方面的工作而於1969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脊髓灰質炎疫苗——“我們將很快得知去年對脊髓灰質炎疫苗進行的大規模現場測試的結果。無論該測試的分析結果如何,正在測試的疫苗型別都將繼續是病毒學家之間爭論的問題,因為正在測試的是免疫學原理以及疫苗。有問題的疫苗是由“滅活”病毒製成的,即透過甲醛處理使其不具傳染性的病毒。許多病毒學家認為,這種疫苗永遠不可能像含有活病毒的疫苗那樣有效。我同意這樣一種觀點,即滅活病毒疫苗不僅避免了活病毒的危害,而且如果製備和使用得當,可能在產生免疫力方面同樣有效。——喬納斯·E·索爾克”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292 Issue 4本文最初以“諾貝爾病毒 惰性氣體 肥料之王”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292卷第4期(),第18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405-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