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12000年前不存在先進文明

一個先進文明在12000多年前消失了嗎?

伊扎爾·科恩

格雷厄姆·漢考克是一位大膽的自學者,他認為,早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巴比倫和埃及之前,就存在著一個更加輝煌的文明。一個在大約12000年前被彗星撞擊徹底摧毀的文明,幾乎所有存在的證據都消失了,只留下最微弱的痕跡,漢考克認為,這包括一個神秘的警告,即這樣的天體災難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這一切都編織成了一本名為《上帝的魔術師》(托馬斯·鄧恩圖書,2015年)的敘事作品。我聽了作者朗讀的有聲版,不得不承認,他的英國口音和令人屏息、具有啟示性的敘事風格非常引人入勝。但這是真的嗎?我對此持懷疑態度。

首先,無論外星撞擊可能造成多麼大的破壞,難道我們要相信,在經歷了幾個世紀的繁榮之後,每一件工具、陶片、衣物,以及,想必來自一個先進文明的文字、冶金和其他技術——更不用說垃圾——都被抹去了嗎?簡直是不可思議。

其次,漢考克的撞擊假說來自科學家,他們最初在2007年提出這個假說,作為當時北美大型動物滅絕的一種解釋,並且一直是激烈科學辯論的主題。但這個假說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支援。除了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沒有發現確定發生在那個時期的撞擊坑之外,被斷言為這場災難性事件結果的碳、菸灰、木炭、奈米金剛石、微球粒和銥層的放射性碳年代測定結果,在大型動物滅絕之前和之後差異很大,時間範圍從14000年前到10000年前不等。此外,雖然北美有37個哺乳動物屬滅絕(而大多數其他物種倖存下來並繁榮發展),但與此同時,南美洲有52個哺乳動物屬滅絕,這大概不是撞擊造成的。事實上,這些滅絕事件與人類的到來時間一致,從而支援了更廣泛接受的過度捕獵假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第三,漢考克主要基於無知論證(因為科學家無法解釋 X,那麼 Y 就是一個合理的理論)或個人難以置信論證(因為無法解釋 X,那麼我的 Y 理論就是有效的)來立論。這正是神創論者使用的“縫隙之神”式的推理,只是在漢考克看來,神是帶給我們文明的“魔術師”。這裡的問題是雙重的:(1)科學家們確實對漢考克的 X 提供了很好的解釋(例如,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即使他們沒有完全達成一致,以及(2)最終,一個人的理論必須建立在支援它的積極證據之上,而不僅僅是反對公認理論的消極證據。

漢考克最大的 X 是土耳其的哥貝克力石陣,它擁有巨石般的、T 形的七到十噸重的石柱,這些石柱是從石灰岩採石場切割和搬運而來,年代可追溯到大約 11000 年前,當時人類以狩獵採集者的身份生活,據推測,他們沒有生產這些石柱的知識、技能和勞動力。因此,漢考克得出結論,“至少這意味著,在世界某個地方,一些尚未為人所知和未被識別的人,早在12000多年前的最後一個冰河時代深處,就已經掌握了高度文明的所有藝術和特質,並向世界各地派遣了使者,傳播他們知識的好處。”這聽起來很浪漫,但這是一種低估他人能力的偏見。誰能說狩獵採集者能夠或不能夠做什麼呢?此外,哥貝克力石陣是一個宗教儀式場所,而不是城市——沒有證據表明有人在那裡居住。而且,沒有家養動物的骨骼,沒有金屬工具,沒有銘文或文字,甚至沒有陶器——所有這些都是後來“高度文明”的產物。

第四,漢考克花了數十年時間進行他的尋覓之旅,以尋找帶給我們文明的賢哲。然而,數十年的尋找未能產生足夠的證據來說服考古學家,人類歷史的標準時間線需要進行重大修訂。漢考克的抱怨是,主流科學仍然停留在緩慢、漸進變化的均變論模型中,因此無法接受災難性的解釋。

並非如此。從宇宙的起源(大爆炸),到月球的起源(大碰撞),到月球隕石坑的起源(隕石撞擊),到恐龍的滅絕(小行星撞擊),再到賈雷德·戴蒙德在他2005年的著作《崩潰》中記錄的無數文明的突然衰落,災變論在主流科學中仍然活躍且蓬勃發展。真正的魔術師是那些解決了這一切的科學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