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或極端天氣並未停滯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 2013 年的諸多異常天氣

世界氣象組織在今天慶祝世界氣象日之際表示,需要青年人更多地關注氣候問題。與此同時,歐洲大多數兒童和青年人都在參與各種組織的活動,但只有一小部分人積極參與氣候問題。

“全球變暖並未停滯,”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米歇爾·雅羅說,“我們海洋的變暖速度已經加快,並且發生在更深層。溫室氣體捕獲的過剩能量有 90% 以上儲存在海洋中。這些溫室氣體的水平正處於歷史最高水平,這意味著我們的大氣和海洋將在未來幾個世紀繼續變暖。”

“雖然下一代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但應對這些挑戰的機會也從未如此之多,”雅羅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是聯合國的一個附屬機構,專注於天氣、氣候和水問題。

今天下午在日內瓦,組織者將與在南極洲紐邁爾三號站工作的年輕研究人員進行現場影片討論,該站是一個極地和海洋研究站。他們是德國研究基地的一個小團隊的成員,最多可停留 15 個月。隨著南極冬季的臨近,他們將被隔離 9 個月。

“在南極洲越冬並負責一個科學觀測站是一項挑戰,”紐邁爾氣象學家埃琳娜·斯陶特策巴赫透過電子郵件寫道。“由於其位置偏遠,我們最近的鄰居在 450 公里之外,紐邁爾是一個收集科學資料的非常獨特的地方,這使我們有機會檢測氣候和輻射收支的長期變化以及在極端空氣純淨條件下微量氣體濃度的變化。此外,我們還研究了 20 世紀 70 年代發現的南極臭氧空洞的發展。”

在德國南極基地工作的國際年輕調查員團隊正在幫助進行每日輻射和氣候觀測。這些資訊被輸入到服務於全球天氣預報的電信網路中。

“目前天氣變化很大。從威德爾海來的許多低壓系統導致風速高達 55 節,並有大量雪漂。在此期間,我們有晴朗的天氣,氣溫在零下 10 攝氏度左右,例如今天,”斯陶特策巴赫說。

在今天活動的同時,世界氣象組織還發布了其“全球氣候狀況年度宣告”。該報告證實,2013 年與 2007 年並列成為有記錄以來第六個最溫暖的年份,並且恰好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本週在日本橫濱舉行會談的前一天釋出。

“2013 年的許多極端事件與我們預期的人為導致的氣候變化的結果相符。我們看到降水增多,熱浪更加強烈,以及海平面上升導致的暴潮和沿海洪水造成的破壞更大——正如颱風海燕在菲律賓造成的悲劇所表明的那樣,”雅羅說。

普遍的極端天氣
2013 年的主要氣候事件包括蘇丹、索馬利亞、中國東北部、印度-尼泊爾邊境、俄羅斯聯邦東部、奧地利、捷克共和國、德國、波蘭、瑞士和歐洲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強降雨和嚴重洪水。寒冷的極地空氣驟降到歐洲和美國東南部部分地區,而中東的以色列、約旦和敘利亞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降雪。

2013 年,南極洲在融化季節經歷了有記錄以來第二小的海冰範圍最小值,而在生長季節,經歷了自 1979 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海冰範圍。

在另一方面,澳大利亞普遍的熱浪以創紀錄的溫暖天氣炙烤,使阿根廷成為有記錄以來第二溫暖的年份,而紐西蘭則成為第三溫暖的年份。

嚴重的乾旱襲擊了世界各地的許多國家,包括中國南部和巴西東北部,後者經歷了 50 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即使是印度洋東南部的一個小法國島嶼留尼汪島,也從 5 月到 9 月經歷了歷史性的乾旱。

在非洲,波札那和周邊國家的乾旱引發了糧食安全危機。“在經歷了近 30 年的低季節性降雨和連續第二年的降雨失敗後,安哥拉和奈米比亞遭受了過去 30 年來最嚴重的乾旱之一,”該研究報告稱。“據估計,安哥拉南部有 150 萬人面臨糧食不安全,奈米比亞也有近 80 萬人面臨糧食不安全。”

對於許多西方社會的人來說,最近的報告列出了對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積極行為(例如食物選擇、高效能源利用和低碳排放交通)產生三個主要影響因素。它們是:意識、道德責任和威脅感知。例如,一項研究發現,芬蘭大學生的“習慣和對食物消費對氣候的影響的不信任是障礙”。

考慮到這些關鍵影響因素,一項今年發表在《人類與生態風險評估》期刊上的研究調查了奈及利亞的城市居民,發現他們對氣候威脅的看法存在很大差異。雖然他們表現出道德責任感,但大多數人傾向於只有在看到與天氣事件(如干旱)的明確聯絡時才會採取行動。

需要年輕的環境捍衛者
氣候變化倡導工作的影響在於需要更好地建立極端天氣與氣候之間的關係。

世界氣象組織的研究正是對去年澳大利亞的創紀錄高溫進行了這種型別的歸因。

研究發現,澳大利亞 2012-13 年的夏季是人為影響氣候的結果的可能性約為五倍,而 2013 年創紀錄的熱日曆年如果沒有人類對吸熱氣體的貢獻,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維持我們目前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將導致我們星球明顯變暖:到本世紀末,氣溫可能比工業化前時期高出 4 攝氏度。將升溫限制在 2 攝氏度以下仍然可以實現,但這將需要迅速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雅羅說。

“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緊急、果斷和勇敢的行動,”他說。“世界青年可以在這方面發揮強大的變革作用。”

去年,在對歐洲青年的一項研究中,歐盟委員會採訪了 12,927 名年齡在 15 歲至 30 歲之間的人,發現 7% 的人是參與氣候變化或環境問題的組織的成員。自 2011 年以來,這一比例增加了 4%。

“我們需要加強關於氣候變化的正式和非正式教育,促進可持續發展,並支援青年人成為他們自己社群的環境捍衛者。我們必須確保青年人準備好加入世界各地新興的綠色經濟,”雅羅說。“請記住,總有 B 計劃,但沒有 B 行星。”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電訊。www.eenews.net,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