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溫度脅迫下的珊瑚會變白,排出隱藏在其白色骨骼下的共生藻。但這種珊瑚白化並非唯一使這些微小生物變得蒼白和失去生命的現象:所謂的白化綜合症在南太平洋的珊瑚中蔓延,而這往往是在升溫事件之後。可以透過它們留下蒼白死亡痕跡的方式來區分這兩種災難。“白化綜合症像一條帶子一樣移動,”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海洋生物學家約翰·布魯諾說,就好像病原體在鄰居之間傳播一樣。另一方面,“白化是整個珊瑚群體的現象”。現在,一項旨在評估澳大利亞大堡礁珊瑚健康狀況的縱向研究表明,蓬勃發展的珊瑚群比它們密度較低的同類更容易感染神秘的白化綜合症。
布魯諾和他的同事對分佈在大堡礁1500公里(932英里)範圍內的48個珊瑚群落進行了為期六年的年度調查。該團隊測量了一般健康狀況,並專門尋找白化綜合症的爆發。這種疾病的原因尚不清楚,但透過將他們收集的健康資料與海洋溫度的衛星測量資料進行比較,科學家們證實,該疾病往往發生在海面溫度高於往常的夏季之後。他們還發現,根據他們在《PLoS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只有蓬勃發展的珊瑚礁(微小的珊瑚蟲覆蓋了海底50%或以上的區域)才會遭受這種綜合症的侵害。“諷刺的是,最健康的珊瑚礁恰恰是疾病爆發的地方,”布魯諾說。
由於科學家不知道白化綜合症的病因,因此無法解釋為什麼密度較高的珊瑚礁遭受的痛苦更嚴重。但有可能的是,就像在人類城市中一樣,鄰近性使病原體有更好的傳播機會。布魯諾說,珊瑚會與它們的鄰居競爭,在晚上用特殊的觸手攻擊它們。“這可能開啟傷口,使細菌可以在珊瑚組織中定植,”他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要確定白化綜合症的確切原因(該病大約在十年前才首次被觀察到),需要分析在珊瑚粘液分泌物中茁壯成長的數百種細菌。然而,有一點是明確的:迅速上升的溫度正使這些微小的動物承受過度的壓力。“這比它們適應的速度還要快,”布魯諾說。“珊瑚礁是海洋中短暫的特徵。令人擔憂的是,當它們超級健康時,我們將失去它們創造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