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九月,蘋果釋出了沒有耳機插孔的新款 iPhone。人們對此並不滿意。
一位評論者寫道:“這是為了利潤而取消聯結器並增加不便。” 另一位評論者說:“蘋果想看看公眾到底有多愚蠢。” 第三位補充說:“絕對沒有理由取消一個執行良好的通用耳機插孔。”
事實證明,確實有原因。插頭本身很小。但是手機內部相應的插座卻相對巨大。蘋果表示,透過移除它,他們得以裝入更大的電池,使 iPhone 7 每次充電可延長兩個小時的續航時間,配備了更穩定的攝像頭以減少照片模糊,並配備了立體聲揚聲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蘋果在包裝盒中同時包含了新的耳機(插入手機的充電插孔)和用於現有耳機的兩英寸介面卡。但是這些有線方式只是權宜之計,直到我們都購買無線耳機,現在的無線耳機售價低至 17 美元。(今年,藍牙耳機的銷量首次超過有線耳機。)蘋果表示,其他一切都在走向無線化,那麼為什麼我們的音訊不能呢?
因此,如果您是一位來自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觀察者,您可能會想知道這一切喧囂是關於什麼的。蘋果淘汰了一個 52 年前普及的元件,提供了兩種免費的替代方式,並利用內部空間實現了更好的功能。有什麼大不了的?
另一方面,如果您是一位過去 20 年的人類觀察者,您可能會對我們短暫的記憶感到疑惑。
蘋果公司傾向於以進步的名義淘汰“標準”元件,這並不令人意外。畢竟,這家公司曾以淘汰軟盤驅動器、CD-ROM 驅動器和撥號調變解調器而聞名。它還取消了智慧手機上的物理鍵盤。它已經停產了一系列自己的聯結器,例如 ADB、SCSI、FireWire 和最初的 iPhone 充電插孔。
而且每一次,公眾都會感到憤怒。《波士頓環球報》1998 年的評論寫道:“iMac 簡潔、優雅、沒有軟盤——並且註定要失敗。”(iMac 很快成為美國最暢銷的電腦。)但是每一次,計算機行業的反應也是相同的:效仿。戴爾、惠普和其他公司也從他們的標準 PC 中淘汰了軟盤驅動器和撥號調變解調器。
因此,現在的模式很清晰:科技公司(通常由蘋果公司領導)改變了做某事的方式。公眾發出血腥的尖叫。專欄作家也一樣(我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幾年後,我們都採用了新技術,忘記了舊技術。您可能已經多年沒有渴望撥號調變解調器的驚人速度,也已經十年沒有希望擁有軟盤驅動器了。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愚蠢且目光短淺?不完全是。就科技而言,每一次改變都有成本。當然,有金錢成本。當行業放棄軟盤和 CD-ROM 標準時,我們收集的這些光碟變得一文不值。在耳機插孔消失的情況下,將會有購買新無線耳機的成本。
還有學習成本。每次有人拿走我們掌握的技能並引入我們不掌握的技能時,這都是一項耗時的挑戰。甚至還有便利性成本。在新標準的過渡時期,我們經常需要購買和攜帶一些橋樑技術,例如外接 DVD 驅動器、USB 調變解調器——或耳機插孔介面卡。
但最重要的是,改變會帶來心理成本,一種無助的、原始的“誰動了我的乳酪?”反應。作為一個物種,即使邏輯告訴我們應該做出改變,我們也不喜歡生活方式的改變。(另見:氣候變化、飲食、吸菸。)
那是因為,從根本上講,改變意味著跳入未知。而未知——正如我們接近黑暗洞穴的尼安德特祖先可以告訴你的那樣——是可怕的。
大型科技公司總是希望推動公眾走向未來。最終,抵抗是徒勞的——但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