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已經修改了一個有爭議的實驗室研究猴子壓力的實驗方式,以回應動物權利活動家和國會議員的批評,他們認為這項研究是不人道的。
爭議的焦點是由位於馬里蘭州普爾斯維爾的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NICHD)的心理學家斯蒂芬·蘇奧米領導的實驗。蘇奧米的實驗室研究將新生恆河猴從母親身邊帶走如何影響生物過程,例如大腦活動和基因表達,以及嬰兒的飲酒等行為。據總部位於弗吉尼亞州諾福克的動物倫理待遇組織(PETA)稱,他進行了大約三十年的類似實驗,並在過去七年中為此項工作獲得了約 3000 萬美元的資助。該組織透過資訊自由請求從 NIH 獲得了檔案和影片。
9 月,PETA 開始在馬里蘭州貝塞斯達 NIH 園區附近的地鐵站和報紙上張貼廣告,譴責這些實驗“殘忍而過時”,並辯稱它們產生的結果與人類健康無關。該組織還在其網站上釋出了 NIH 猴子實驗的影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PETA 的活動引起了國會的注意。12 月,四位眾議院民主黨議員 致信 NIH,要求該機構的生物倫理學部門調查蘇奧米實驗室的做法以及實驗的合理性。“我們知道孩子從父母身邊被帶走的影響,”其中一位議員,加利福尼亞州民主黨人露西爾·羅伊巴爾-阿勒德說。“雖然在許多情況下[動物]研究是必要的,但我們不能在沒有評估和明確目的的情況下就進行研究。”
NIH 回應
在 1 月 23 日致 羅伊巴爾-阿勒德及其同事的信中,NIH 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表示,在機構實驗室動物福利辦公室審查後,該機構已經更改了實驗的一些細節。蘇奧米的實驗室已停止對猴子進行一些侵入性手術(例如脊椎穿刺),並在確定這些手術對於實現科學目標並非必要後,減少了抽血次數。
但是,NIH 的調查得出的結論是,根據美國農業部針對實驗動物的疼痛和痛苦評級系統,這些實驗被正確分類。猴子研究被歸為“C 類”,該類別適用於僅引起瞬間或輕微疼痛或痛苦且不需要使用止痛藥的實驗。
與此同時,NICHD 科學主任康斯坦丁·斯特拉塔基斯指出,PETA 釋出的影片來自 2008 年,並顯示了一項幼猴未與母親分離的實驗。蘇奧米沒有進行這項工作,儘管它使用了來自他實驗室的動物。相比之下,國會議員要求的調查以及隨後對蘇奧米研究方案的修改,旨在解決他正在進行的關於母嬰分離和其他早期生活壓力源的研究。
褒貶不一的反應
羅伊巴爾-阿勒德的衛生政策顧問黛比·傑瑟普表示,她的辦公室對 NIH 的回應不滿意,該回應描述了在立法者發出信函之前的 9 月份所做的更改。傑瑟普補充說,羅伊巴爾-阿勒德將繼續追究這個問題。
PETA 對 NIH 的回應也不滿意,他們認為這些實驗提出了生物倫理問題,而不是福利問題,並且人類實驗可以回答相同的問題。PETA 實驗室調查部門的凱瑟琳·羅伊說:“可能會有有趣和新穎的結果,但它們也在人類身上共同出現。”
蘇奧米不同意。他說,在他的實驗中使用猴子是必要的,因為這些動物的成熟速度比人類快四倍。用人類受試者進行他的研究將需要數十年,並且會更難分離出個體壓力源。
其他人正在為 NIH 辯護。華盛頓特區美國心理學會科學執行主任霍華德·庫爾茨曼在 1 月 28 日致 四位眾議院議員的信中為蘇奧米的工作辯護。“蘇奧米博士的工作對於理解基因與物理和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個體發育至關重要,這反過來又增強了我們對抑鬱症、成癮症和自閉症等精神疾病的理解和治療,”庫爾茨曼說。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15 年 1 月 28 日首次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