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調查可能未披露外國政府資助的研究人員

多家機構可能存在此類衝突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週四表示,該機構正在調查大約六家研究機構,原因是懷疑獲得聯邦資助的研究人員未能披露來自外國政府的大量資金貢獻。

柯林斯說,事實調查行動在許多情況下將集中在技術研究上。

柯林斯在參議院聽證會後告訴記者:“我們擔心有些人故意對這些聯絡進行欺騙,目的是轉移智慧財產權,或者可能利用他們訪問同行評審材料的機會將其運往海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週三,柯林斯還致信大約10,000家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機構,鼓勵他們與聯邦調查局外地辦事處建立簡報會,討論智慧財產權威脅和外國干預。柯林斯說,這個話題一直是聯邦調查局關注的重點,簡報會為部分獲得安全許可的受資助者提供機會,讓他們瞭解保護機密科學資訊的努力。

另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成立了一個小組,以加強研究安全並執行要求研究人員披露外國資金貢獻的規定。

週四,外國利益影響美國研究的話題在國會山成為首要議題,參議員們在監督聽證會上向柯林斯施壓,要求提供更多資訊。在走廊對面,凱爾文·德雷格邁爾,特朗普總統提名的白宮科學顧問,表示中國有竊取美國研究成果的歷史。

德雷格邁爾說:“與此同時,在我們歡迎外國研究人員來到美國的同時,我認為從歷史上看,他們是我們事業中重要且非常強大的組成部分——我們必須謹慎地這樣做。”

柯林斯在給資助機構的信中寫道:“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意識到,一些外國實體已經發起了系統性的計劃,以影響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和同行評審人員,並利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研究活動的長期信任、公平和卓越的傳統。”

柯林斯要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機構提供關於三個令人擔憂的領域的資訊。第一:他們的研究人員是否未披露來自其他組織(包括外國政府)的捐款,柯林斯說這“威脅到扭曲”研究結果。

第二:機構的研究人員是否轉移了智慧財產權,正如最近在杜克大學被指控的那樣。一位2007年在杜克大學實驗室工作過的研究人員(此後成為著名的中國發明家)被指控代表中國政府竊取智慧財產權。

儘管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沒有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資助,但此案在整個科學界引起了關注,並引發了關於美國研究機構在與外國研究人員合作時應如何謹慎的辯論。

最後,柯林斯表示擔心一些撥款申請評審員可能未能對撥款提案中的資訊保密,包括對外國實體保密。他告訴參議員們,他擔心這些披露“或其他試圖影響資助決定的行為”。

在週四的聽證會上,委員會主席拉馬爾·亞歷山大(共和黨-田納西州)特別強調,在幾乎所有情況下,他都支援有才華的外國研究人員在美國的存在,並希望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繼續資助他們。

柯林斯說:“我們必須有效地採取行動,清除系統被利用的例子,但要確保維護在美國生物醫學研究成功故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多元化勞動力的活力。”

另外,參議院週四繼續審議一項支出法案,該法案將在2019年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提供391億美元的資金,這將是該機構預算連續第四年增加約20億美元。

STAT 許可轉載。本文最初發表於2018年8月23日

STAT delivers fast, deep, and tough-minded journalism. We take you inside science labs and hospitals, biotech boardrooms, and political backrooms. We dissect crucial discoveries. We examine controversies and puncture hype. We hold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accountable. We introduce you to the power brokers and personalities who are driving a revolution in human health. These are the stories that matter to us all.

More by STA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