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處境危險的蝙蝠來說,白鼻子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先是蜜蜂。現在蝙蝠也染上了一種神秘疾病,這種疾病正在紐約州北部和佛蒙特州成千上萬地殺死它們,如果這種疾病無法控制,可能會引發大規模死亡,這令人擔憂。這種疾病被稱為“白鼻綜合徵”,因為在許多受感染蝙蝠的口鼻周圍發現了白色真菌環。據美聯社報道,在兩年內,這種瘟疫奪走了15000只蝙蝠中的13500只(90%)的生命,並且自去年一月以來,已從紐約州奧爾巴尼以西的四個洞穴蔓延到該州的另外四個地點以及鄰近的佛蒙特州的一個地點。紐約州環境保護部(DEC)表示,這種綜合徵顯然在蝙蝠冬眠時殺死它們,提前數月耗盡它們的脂肪儲備,該部門指出真菌的作用尚不清楚。DEC蝙蝠專家艾倫·希克斯在一份宣告中稱這種疾病是“我們見過的對蝙蝠最嚴重的威脅”。(紐約州環境保護部; 美聯社)
聖經終於提交同行評審
“創世紀解答”組織去年花費 2700 萬美元在肯塔基州彼得堡開設了“創世紀博物館”,現在他們又來了。這一次,這個“智慧設計”組織建立了自己的期刊,供神創論學者發表作品,並由同樣按字面理解聖經的學者進行評審——無需科學世界觀的干預。根據其網站,《創世紀研究期刊》的存在“是為了從近期創世紀和全球洪水的角度,在聖經框架內發表跨學科的科學和其他相關研究”。阿門。(《創世紀研究期刊》; 《自然新聞》)
製藥公司聘請的研究員向公司洩露了機密藥物研究
根據愛荷華州參議員查爾斯·格拉斯利致葛蘭素史克美國製藥公司總裁的信,一位糖尿病研究員去年向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洩露了一份機密檔案,自 1999 年以來,葛蘭素史克已向他支付了約 75,000 美元的諮詢和演講費。格拉斯利是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資深共和黨議員,他要求瞭解更多關於該公司行為的細節,此前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健康科學中心的內科教授史蒂文·哈夫納研究員向葛蘭素史克透露了他正在審查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可能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這違反了期刊政策。去年五月發表的這篇文章報告稱,服用葛蘭素史克的血糖調節藥物文迪雅(羅格列酮)至少 24 周的糖尿病患者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增加了 43%。哈夫納告訴《自然新聞》,“我為什麼把它[給葛蘭素史克]是一個謎。……我感覺不舒服。這是糟糕的判斷。”(格拉斯利信; 《自然新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文特爾的基因組“水印”被解碼
當基因組學先驅克雷格·文特爾上週宣佈他的團隊構建了第一個人造細菌基因組時,他透露研究人員在 DNA 中嵌入了五個包含編碼資訊的“水印”。“程式碼”只是遺傳密碼,其中 DNA 亞基的順序指定氨基酸序列,每個氨基酸用一個字母縮寫。《連線科學》招募了未參與該研究的研究人員來解碼這些資訊,這些資訊是 VENTERINSTITVTE(沒有氨基酸對應“U”)、CRAIGVENTER、HAMSMITH、CINDIANDCLYDE 和 GLASSANDCLYDE。後三個生物塗鴉似乎指的是文特爾的合著者漢密爾頓·史密斯、約翰·格拉斯和克萊德·哈欽森。(《連線科學》; 《科學》)
為什麼裸鼴鼠從不在墨西哥餐廳要水
現在,又有一個關於非洲裸鼴鼠的奇怪小知識,這種無毛、冷血的哺乳動物聚集在地下群落中:疼痛並不總是傷害它們。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在《PLoS 生物學》上報告稱,這些動物像其他哺乳動物一樣在被捏或戳時會蠕動,但對來自化學物質(如酸或分子辣椒素,辣椒醬和辣椒噴霧中的灼熱因素)的疼痛不敏感。該團隊將鼴鼠在面對辣椒醬時的勇敢部分歸因於缺乏稱為“P 物質”的疼痛傳遞神經遞質:當用產生 P 物質的皰疹病毒摩擦時,這些怪異的鼴鼠感覺到了灼燒感。(《PLoS 生物學》)
刺激大腦的植入物增強記憶力
植入大腦深處的電極改善了一名接受病態肥胖實驗性治療的男子的記憶力。加拿大研究人員正在測試深部腦刺激,作為一種透過電刺激 50 歲患者的下丘腦(參與學習和記憶)來抑制食慾的方法。據報道,在植入電極時,該男子突然回憶起三十年前與朋友在公園度過的一天。當刺激器開啟時,他在複雜的記憶測試中也表現得更好。不幸的是,電極並沒有幫助他減輕體重:據新聞報道,它們確實抑制了他的食慾,但當他想吃東西時,他只是把它們關掉。這項研究即將發表在《神經病學年鑑》上。(新聞稿)
停飛:間諜衛星即將墜落地球
據美聯社報道,一輛廂型車大小的美國間諜衛星已經失去動力,預計將於本月晚些時候向地球傾瀉碎片,但碎片將落在哪裡仍然是未知數。美聯社報道稱,業餘衛星觀察員自 2006 年 12 月發射且立即發生電力故障以來,一直在跟蹤該物體,其細節仍屬機密;該新聞機構指出,一位拍攝到 US 193 飛船影片的英國業餘愛好者估計,該飛船的寬度為 13 至 16.5 英尺(四到五米),重量高達 10,000 磅(5,000 公斤),每天從目前約 173 英里(278 公里)的高度墜落 1,640 英尺。一位空軍將軍告訴美聯社,衛星碎片很可能在重返大氣層後倖存下來,可能攜帶少量有毒火箭燃料肼。不受控制的衛星重返大氣層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最大的一次是 75 噸重的天空實驗室,其碎片於 1979 年無害地散落在印度洋和西澳大利亞。(美聯社 1 月 27 日; 美聯社 1 月 30 日)
熱水中的塑膠瓶
如果“內分泌干擾物”這個詞聽起來很可怕,那就不要煮你的塑膠嬰兒奶瓶。辛辛那提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考察了聚碳酸酯飲用瓶(如嬰兒奶瓶和運動水壺)釋放雙酚 A 的速率,雙酚 A 是一種所謂的“內分泌干擾物”,它模仿天然雌激素,可能像在動物身上一樣干擾人類的內分泌(激素)系統。研究人員表示,關鍵在於瓶中液體的溫度:當短暫暴露於沸水時,隨後雙酚 A 從塑膠容器滲入其內容物的速率從每小時 0.2 至 0.8 納克(十億分之一克)飆升至每小時 8 至 32 納克。作者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雙酚 A 或類似化合物(如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的哪些水平可能構成風險。(《毒理學快報》; 辛辛那提大學)
別讓你的棕色眼睛變藍——那是一次很久以前的突變
被你愛人的藍色眼睛迷住了?你可能正在凝視著大約 6,000 到 10,000 年前一次單一突變產生的清澈結果。丹麥研究人員在 155 名丹麥人、5 名土耳其人和 2 名約旦人(他們都擁有蔚藍色的眼睛)的一組人中,在眼睛顏色基因 OCA2 中發現了一個相同的突變。研究人員表示,在突變發生之前,每個人都擁有棕色或綠色的眼睛,而這種突變減弱了黑色素的產生。(《人類遺傳學》; 哥本哈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