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都知道,超新星,即巨型恆星的爆炸性死亡,會引發反應,從而形成宇宙中大多數重元素。教科書式的反應無法解釋在太陽和隕石中觀察到的不尋常的金屬同位素(如鉬和釕)的出現。現在研究人員報告說,反中微子,即質量微小的幽靈粒子,可能會產生這些稀有成分。在超新星爆發後的最初幾秒內,死亡恆星核心周圍會出現一個富含質子的區域,該核心很可能已坍縮成中子星。在4月14日的《物理評論快報》中,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及其同事提出,從中子星中大量湧出的反中微子可能會照射質子,並將一些質子變成中子,從而構建穩定的重同位素。這個過程可能有助於解釋在原本貧金屬的恆星中看到的某些重元素(如鍶)的驚人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