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諾伊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項技術,這項技術可能對電動汽車(EV)和其他電子產品產生持久的影響。
該小組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教授保羅·布勞恩領導,他們開發出了一項技術,可以大大縮短鋰離子電池的充電時間。鋰離子電池為手機、筆記型電腦和除顫器等電子產品供電。鋰離子電池也為電動汽車供電,電動汽車在家充電可能需要整夜,在電動汽車充電站充電也可能需要一個小時。
布勞恩的研究成果上週發表在《自然·奈米技術》雜誌的線上版上,這可能使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與加滿一箱油的時間相當。布勞恩說,像手機這樣的小型裝置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充滿電。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他說:“我們在實驗室裡有可以在幾十秒內充電的電池。”
當電池充電時,能量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當電池為產品供電或放電時,能量則以相反的方向在負極和正極之間移動。布勞恩的研究小組為電池正極開發了一種三維奈米結構,這種結構使電池的充電速度比傳統電池快得多。
傳統的鋰離子或鎳氫充電電池包含活性材料,這些活性材料被放置在薄膜中。薄膜使電池能夠快速充電和再充電,但代價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顯著退化。由於薄膜很薄,因此無法儲存太多能量。這種密度不足會導致快速退化。
布勞恩的發明是將薄膜包裹在一個三維結構周圍,這種結構可以在快速充電和再充電的同時,實現更大的能量儲存容量。三維結構的組裝方法是在表面塗上微小的球體。球體之間的空間用金屬填充。然後將兩者熔合在一起,留下多孔的、海綿狀的表面。接下來,孔隙被擴大,然後在結構上塗上薄膜。
布勞恩說,奈米結構並非不會退化,但由於其效率比傳統電池高 10 倍,因此這個過程會延長。他還預計,更高的效率將使電動汽車電池在寒冷溫度下工作得更好,儘管他的小組尚未進行研究來驗證這一點。
他說,要使電動汽車電池的充電速度與加滿一箱油的速度一樣快,就需要與今天的基礎設施不同的基礎設施。充電站將需要提供足夠的電力,但布勞恩表示,技術發展最終應該為此創造動力。
布勞恩說,雖然奈米結構使電池的密度提高了 20% 到 30%,但最大的改進是充電速度的提高。
布勞恩的研究小組在奈米結構上工作了大約兩年。他說,由於奈米結構應用於電池的正極,下一步是研究改進負極,並進一步提高電池密度。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