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人節,到處都是情侶的畫面。他們互贈鑽戒,在昂貴的餐廳裡眉目傳情,依偎著享用巧克力草莓和香檳。但兩人一組並非人生的唯一方式。事實上,估計有 4% 到 5% 的美國人在他們的關係之外尋求愛和性——並且得到了伴侶的完全許可。
這些經雙方同意的非單偶制關係,正如它們被稱為的那樣,不符合文化規範中手牽手相愛一生的一對夫婦。它們以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形式出現,從偶爾的“換偶”和開放式關係到多人之間的長期承諾。現在,社會科學家們正在開展關於這些關係型別的全新研究,他們發現這些關係可能會挑戰我們對嫉妒、承諾和愛的看法。它們甚至可能為了更好而改變一夫一妻制。
“這些關係中的人們真的會溝通。他們溝通到極致,”佛蒙特州尚普蘭學院的心理學家比約恩·福爾摩斯說。福爾摩斯告訴 LiveScience,所有這些協商都可能為傾向於一夫一妻制的人們提供教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他們可能會做很多事情,如果 практикующие 一夫一妻制的人們做得更多,他們的關係實際上會更好,”福爾摩斯說。[成功婚姻的 6 個科學秘訣]
審視非單偶制
對雙方同意的非單偶制的研究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在 1970 年代,伴侶交換和換偶(關係之外的娛樂性行為)進入公眾視野,心理學家進行了一些研究。但根據法律顧問和前佐治亞州立大學教授伊麗莎白·謝夫在 2011 年《當代民族誌雜誌》上的撰文,這項研究僅限於主要由為了樂趣而進行換偶的白人異性戀夫婦。
這意味著對於誰參與雙方同意的非單偶制以及為什麼參與,我們知之甚少。研究主要限於自我報告和調查,在其中人們可能傾向於以積極的光芒展示自己。但是,有一些關鍵定義需要理解。雙方同意的非單偶制包含多種形式。它包括僅限性關係的安排,例如兩個承諾的伴侶同意他們可以與其他尋求無附加條件的性行為的人發生性關係。它還包括多角戀,這涉及同時與多人建立承諾關係,並獲得所有相關人員的同意和知情。
雙方同意的非單偶制不包括作弊,即一方未經另一方許可而越軌。
雖然沒有關於雙方同意的非單偶制的全國統計資料,但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特里·康利估計,在任何給定時間,大約有 5% 的美國人處於這些型別的關係中。康利實驗室的研究生艾米·穆爾斯說,從收集到的少量資料來看,女同性戀、男同性戀和雙性戀個體比異性戀者更可能進入非單偶制關係。看來,性格特徵開放性高的人也是如此,這表明他們對新體驗有濃厚的興趣。
到目前為止,研究表明,多角戀者受過良好的教育,與普通人群相比,他們擁有更多的碩士和博士學位,尚普蘭學院的福爾摩斯說,他正在對 5,000 多名多角戀者的線上樣本進行持續研究。儘管他們很聰明,但他們並不特別富有。[關於多角戀的 5 個迷思]
“這告訴我,這可能是那些通常更關注生活體驗而不是金錢的人,”福爾摩斯說。
嫉妒 & 愛
似乎將多角戀社群團結在一起的一件事是對深入挖掘情感的真正熱情。福爾摩斯發現,誠實、開放和溝通是多角戀關係的基石。
“他們談了很多,他們協商了很多,他們把他們的感受帶到了桌面上,”他說。
福爾摩斯說,這種深入的對話可能值得一夫一妻制夫婦效仿。他的研究還表明,基本情感在多角戀關係中的運作方式非常不同。
以嫉妒為例。如果你問大多數人,如果他們的伴侶與別人發生性關係或愛上別人,他們會感覺如何,那麼回答將是非常負面的:恐懼、憤怒、嫉妒、拒絕。問一個多角戀者同樣的問題,他們更有可能告訴你他們會感到非常高興。這是一種叫做“compersion”的概念,意思是當伴侶發現你以外的愛時感到的快樂。福爾摩斯說,這類似於普通人在得知他們最好的朋友獲得了夢想工作後可能會感到的感覺。但在這種情況下,幸福感源於愛人的外部關係。
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心理學研究中關於嫉妒如何運作的大部分既定理論。
“事實證明,當他們的伴侶與別人調情時,人們並沒有做出嫉妒的反應,”福爾摩斯說。“好的科學檢驗理論和預測……你需要看看它是否即使在極端情況下也能成立。”
在多角戀者可能顛覆典型心理反應的另一個例子中,福爾摩斯對大約 200 名多角戀者進行了初步分析,詢問他們關於嫉妒的感覺。他說,通常,你會期望看到女性更擔心情感不忠,而男性更擔心性不忠。但在多角戀個體中並非如此。事實上,在性和情感嫉妒的比率方面沒有發現性別差異。
福爾摩斯說,這一切都不表明多角戀者在某種程度上對嫉妒免疫。但是,當嫉妒確實發生時,會進行討論。感到嫉妒的人被鼓勵檢查自己的心理,找出是什麼困擾他們,以及他們的哪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然後,這對伴侶(或三人組,或四人組)可以協商界限。
安全性行為
福爾摩斯小心翼翼地說,他並沒有提倡任何特定的關係結構。但在某些情況下,雙方同意的非單偶制可能是一個更負責任的選擇——至少如果一夫一妻制被證明太困難的話。
密歇根大學的穆爾斯發現,與處於雙方同意的非單偶制關係中的人相比,在性方面欺騙伴侶的人在這樣做時不太可能進行安全性行為。這項發表在 2012 年 3 月《性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適用於避孕套的使用、生殖器觸控時手套的使用、性傳播疾病和性歷史的討論以及性玩具的消毒。[關於性的 50 個撩人事實]
“處於雙方同意的非單偶制關係中的個體在各個方面都更安全,”穆爾斯告訴 LiveScience。另一項研究將發表在即將出版的《性健康雜誌》上,該研究發現,獲得“作弊”許可的個體比實際作弊者更可能正確使用避孕套。
造成這種差異的部分原因可能是,雙方同意的非單偶制的人通常明確規定,只要安全,外面的性行為是可以接受的。作弊者也比雙方同意的非單偶制的人更可能在他們的外部性接觸中喝醉或吸毒。最後,穆爾斯說,跳過安全性行為可能是作弊者為他們的行為辯解的一種方式。
“如果他們出去並獲得保護,那麼這可能看起來更像是計劃好的,”她說。“這可能就像,‘如果我必須走到 CVS 去購買避孕套,也許我不應該欺騙我的伴侶。’”
關於多角戀和其他非單偶制安排,還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但研究正在興起,福爾摩斯說。本週末,第一屆國際學術多角戀會議將在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舉行。謝夫說,網際網路可能促進了人們對多角戀的興趣,她正在撰寫一本關於多角戀家庭的書。
“網際網路總體上徹底改變了性少數群體的處境,”謝夫告訴 LiveScience。“它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瞭解它的方式,也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尋找伴侶的方式。”
謝夫說,多角戀足夠複雜且耗時,它可能永遠不會超越連續一夫一妻制。她說,非排他性的勾搭文化讓年輕人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協商雙方同意的非單偶制,人們越來越將關係視為自助式而非預先包裝好的。
謝夫說:“我認為多角戀將作為一種不太受歡迎的選擇與一夫一妻制共存。”“或者人們會在他們生命中的不同時期逐步進入和退出它。”
版權所有 2013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重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