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誘惑的力量一直受到哲學家、心理學家、教師、教練和母親們的讚揚。任何對你如何生活有建議的人肯定都跟你說過它的好處。它是通往美好生活、職業和個人滿足、社會適應和成功、壓力下表現以及任何孩子避免被嚴厲注視和吃冷飯的最佳途徑。當然,這假設我們的自然衝動是需要被抵制的東西——內心有一個魔鬼,誘惑你作弊、冒犯、犯錯和惹人厭。新的研究已經開始質疑這一假設。
哈佛大學的喬什·格林和喬·帕克斯頓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的腦成像研究表明,將行為良好的人和行為不良的人區分開來的可能不是控制誘惑的能力,而是你所擁有的誘惑型別。例如,放棄短期收益和滿足的機會,無論是美味的提拉米蘇,還是你在空蕩蕩的停車場偶然發現的裝滿現金的錢包,都更多地取決於你的自動衝動的性質,而不是你控制它們的能力。
格林和帕克斯頓感興趣的是,當人們面對匿名作弊以獲取個人利益的機會時,為什麼會表現得誠實。他們考慮了兩種可能的解釋。首先是“意志”假設:為了表現得誠實,人們必須積極抵制作弊的誘惑。換句話說,歸還錢包取決於你抑制拿走現金並給自己買些好東西的慾望的能力。或者,還有“恩典”假設:誠實的行為源於沒有誘惑。歸還錢包不需要特別的能力來控制你背信棄義的衝動——這種衝動根本不存在。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兩個假設對誠實行為時啟用的大腦區域以及參與者決定誠實行為所需的時間做出了相互競爭的預測。如果“意志”是正確的,那麼選擇誠實行為的人應該在大腦中負責認知控制的區域表現出更高的活動(大概是由於努力忽略眼前的慾望所致)。但如果“恩典”是正確的,那麼不應該出現這種增加。此外,如果需要有意識的“意志”行為,人們應該花費更長的時間來決定誠實行為,但如果只需要一點“恩典”,則行動的時間應該相對較短。
為了檢驗這些可能性,研究人員在參與者玩電腦遊戲時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測量神經活動,參與者可以透過預測拋硬幣的結果來賺錢。正確猜出正面或反面,你就能得到一些現金。在一種情況下,參與者在看到任何拋硬幣之前記錄他們的預測,排除了作弊的機會。在另一種情況下,參與者根據拋硬幣後的自我報告的準確性獲得獎勵,因此可以根據拋硬幣的結果來偽造他們的預測。我100%正確,實驗員先生,肯定是我的幸運日!
與“恩典”假設一致,那些行為誠實的人(那些猜錯並如實報告的人)在控制相關區域的活動方面沒有比那些猜錯但沒有機會作弊的人有任何增加。因此,誠實地報告分數不需要意志力,這些參與者只是沒有感到作弊的衝動。反應時間資料進一步支援“恩典”,表明在他們有機會作弊時,行為誠實的參與者平均花費的時間並不比他們沒有機會作弊時更長。作者認為,這些發現證明了人類至少可以暫時實現“道德恩典”狀態的能力——一種沒有自私誘惑的狀態。
但是,這種狀態有什麼好處呢?當我們可以從中獲益時,為什麼我們會厭惡甚至漠不關心作弊呢?也許是因為我們的自動反應是在社會環境中進化而來的,在短期內,自私行為並不總是能帶來長期的個人利益。獲得作弊者的名聲將是一張通往排斥的單程票。對公平和他人的需求有敏感的直覺將促進合作關係的形成和維持,而這種合作關係最終將對個人有益。
格林和帕克斯頓的發現與這一觀點以及過去的研究非常吻合,過去的研究表明,我們許多關於公平/公正的直覺實際上促進了親社會行為,而我們不顧這些直覺是有害的。這不僅是因為它們帶來的積極社會後果,還因為我們用來克服它們的認知過程可能容易產生偏見、動機推理、辯解和合理化。
這並不是說自我控制是社會生活的障礙。顯然,某些慾望和衝動最好被忽略。心理學家丹·吉爾伯特發現,當參與者在現在收到 50 美元或一個月後收到 60 美元之間做出選擇時,他們更喜歡即時獎勵。對現金在手的強烈渴望勝過瞭如果你等待更高的金額會更好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是那些討厭的衝動,生活會容易得多——你可以更有效地為長期計劃。但同樣清楚的是,我們的許多衝動引導我們做出與短期目標相反,但符合我們長期利益的決定和行動。鑑於格林和帕克斯頓的發現,似乎至少在某些情況下,考慮未來的最佳方式是根本不考慮它。
您是科學家嗎?您最近讀過一篇您想撰寫的同行評審論文嗎?那麼請聯絡 Mind Matters 的聯合編輯加雷思·庫克,他是波士頓環球報的普利策獎獲獎記者,他在那裡編輯週日思想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