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即時海嘯預警系統利用水下聲波計算大小和距離

從地震輻射出的聲波比它們觸發的海嘯傳播得更快

以下文章經The Conversation許可轉載,The Conversation 是一家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海嘯是世界上最可怕的自然事件之一。由大量水體 displacement 引起的系列波浪可能由多種事件引起,包括地震、水下爆炸、山體滑坡甚至隕石撞擊。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以示支援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海岸線上,由此產生的海浪從不易察覺演變為具有破壞性,在襲擊陸地之前達到數十米的高度。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海嘯——由水下地震引發,震級為 9.1-9.3 級——高度達到 30 米。海水摧毀了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馬爾地夫、泰國和其他地方的部分地區,其影響遠至南非。超過 23 萬人喪生,至今仍有許多人失蹤。

海嘯一旦被觸發,最快幾分鐘內,最慢幾小時內就會襲擊海岸。目前,早期預警系統依賴於測量達特浮標的運動——達特浮標記錄海平面變化——或評估傳播海嘯的底部壓力。問題是這些系統需要海嘯實際到達測量位置。浮標可以安裝在深海中——但這需要數量不切實際的浮標。第二種選擇是將浮標安裝在海岸線沿線,但由於海嘯速度很快,這將不會為陸地上的人們留下預警時間。

相反,我們開發了第三種選擇來增加海嘯預警時間——透過使用聲波。從地震輻射出的聲波比已被觸發的海嘯傳播得更快。而且傳播距離更遠——數千公里——也攜帶有關地震本身以及即將到來的海嘯波的資訊。

工作原理

使用標準水聽器(水下麥克風),我們可以在海嘯到達之前很久就記錄到這些聲波,而無需考慮海嘯將傳播的方向。聲音訊號來自壓力的變化,因此我們實際分析的是一系列關於壓力如何隨時間變化的資料。

雖然浮標也檢測壓力變化,但海嘯鋒面必須實際到達浮標,我們才能知道水面高度有所升高。然而,透過使用水聽器,您只需要捕捉聲音訊號即可。這些訊號呈放射狀傳播,因此海嘯鋒面是朝水聽器位置前進還是遠離它都無關緊要,聲波都會被記錄下來。

雖然使用聲波預測海嘯的想法之前就有人提出,但我們想法的關鍵是一種新的數學方法,可以用於近即時分析這些記錄的聲音訊號。它基於以下假設:引起地震的水下斷層是細長的——寬度遠小於長度,這在許多已知的噴發中都是如此。透過假設這一點,我們就可以開始弄清楚聲音在移動過程中是如何演變的。

一旦我們弄清楚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返回並使用壓力訊號來檢索斷層的主要屬性,例如其位置、長度、寬度、時間、持續時間、速度、海拔和方向。使用這些,我們不僅可以預警海嘯,還可以在海嘯到達海岸線之前更準確地估計其大小。

有了這些資料,我們可以評估海嘯將對海岸線產生的影響,並在記錄到初始訊號後的幾分鐘內提供快速的威脅評估。

當我們努力調整我們的方法使其能夠自動執行時,我們預計世界各國政府將採納這個想法,並用它為沿海社群建立一個新的、更快的早期預警系統。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Conversation。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