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對於“塔比星”的一些怪異現象,似乎有一個平淡的解釋。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塔比星(也稱為博亞吉安星,或更正式的名稱為 KIC 8462852)的奇異長期變暗可能是由塵埃引起的,而不是由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網路或任何其他由先進外星人建造的“巨構”引起的。
天文學家注意到這種變暗在紫外 (UV) 光中比在紅外光中更明顯,從而得出這一結論。研究團隊成員表示,任何大於塵埃顆粒的物體都會導致所有波長的均勻變暗。[尋找智慧外星人的 13 種方法]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幾乎排除了外星巨構理論,因為它無法解釋波長相關的變暗,”亞利桑那大學的首席作者 Huan Meng 在一份宣告中說。“我們懷疑,相反,有一團塵埃雲圍繞恆星執行,軌道週期約為 700 天。”
奇怪的亮度下降
KIC 8462852 距離地球約 1,500 光年,自 2015 年以來引起了極大的興趣和猜測。那一年,由天文學家塔貝莎·博亞吉安(因此得名該恆星的暱稱)領導的團隊報告稱,在過去五年左右的時間裡,KIC 8462852 的亮度多次急劇下降,一次下降了 22%。
沒有行星軌道可以導致如此大的下降,因此研究人員開始提出可能的替代解釋。這些解釋包括彗星群或彗星碎片、星際塵埃以及著名的(但不太可能的)外星巨構假設。
在最初的博亞吉安等人研究之後,謎團加深了。例如,其他研究小組發現,除了偶爾的短期亮度下降外,塔比星在 1890 年至 1989 年間總體上也變暗了約 20%。此外,2016 年的一篇論文確定,其亮度在 2009 年至 2013 年間下降了 3%。
這項新的研究於週二(10 月 3 日)線上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解決了此類長期事件。
從 2016 年 1 月到 2016 年 12 月,Meng 和他的同事(包括 Boyajian)分別使用 NASA 的斯皮策和雨燕太空望遠鏡在紅外光和紫外光下研究了塔比星。他們還使用位於比利時 Zillebeke 村附近的公共天文臺 AstroLAB IRIS 的 27 英寸寬(68 釐米)望遠鏡在此期間在可見光下對其進行了觀測。
研究人員表示,觀測到的紫外線下降表明存在星周塵埃——顆粒足夠大,可以留在塔比星周圍的軌道上,儘管受到輻射壓力,但又足夠小,不會均勻地阻擋所有波長的光。
謎團依然存在
然而,這項新研究並沒有解決 KIC 8462852 的所有謎團。例如,它沒有解決 NASA 的行星搜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探測到的短期 20% 的亮度下降。(開普勒現在在其 K2 擴充套件任務期間正在觀察天空的不同部分,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繼續跟蹤塔比星。)
另一項由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卡內基科學研究所天文臺的約書亞·西蒙領導的研究剛剛發現,塔比星在過去 11 年中經歷了兩次亮度增強期。(西蒙和他的同事還確定,從 2015 年 2 月到現在,這顆恆星的亮度下降了約 1.5%。)
西蒙在一份宣告中說:“在進行這項工作之前,我們一直認為恆星亮度的變化只朝著一個方向發生——變暗。” “認識到恆星有時會變亮,並且還有變暗的時期,這與大多數解釋其怪異行為的假設不符。”
您可以在線上預印本網站 arXiv.org 上免費閱讀西蒙等人的研究。
編輯推薦
版權所有 2017 年SPACE.com,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授權,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本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