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類星體被發現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圖片:NASA/JHU/AUI/R.Giacconi et al.

二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懷疑所謂的 II 型類星體存在,而現在他們終於發現了一個。類星體是已知最遙遠的河外天體之一。它們看起來像恆星,但釋放的能量比 100 個巨型星系還要多,因此被認為是由超大質量黑洞驅動的。

像傳統的類星體一樣,II 型類星體也是 X 射線和其他輻射的強大來源。然而,人們認為它們被氣體和塵埃雲覆蓋,這使得它們在可見光下很難被看到。“我們認為這些可能是處於早期演化階段的類星體,”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林·諾曼說,他是做出這項發現的研究團隊的成員。科學家們認為,氣體和塵埃雲最終會被成熟類星體發出的強烈輻射驅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繼續有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為了做出他們的發現,來自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所和歐洲南方天文臺的諾曼和他的同事們,將使用智利的甚大望遠鏡進行的光學觀測資料與 NASA 軌道執行的錢德拉 X 射線天文臺的資料進行了比較。他們觀察了“錢德拉深場南部”(見照片),這是天空中一塊大約月球大小的小區域。由於銀河系在該部分天空中的氣體和塵埃非常少,科學家們獲得了特別清晰的視野。為了探測到即使是最微弱的可能來源,錢德拉天文臺在那個方向上的長時間仔細觀察持續了 11.5 天。

他們發現的 II 型類星體距離地球大約 120 億光年。“我們發現了正是理論預測的那樣,”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皮耶羅·羅薩蒂說。“一個物體在來自 VLT 的光學光譜讀數中具有非常窄的發射線,但在來自錢德拉的讀數中發出非常熱的 X 射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