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使用障礙新藥在人體早期試驗中顯示希望

一種新藥丸可能是首個幫助美國超過 1400 萬難以控制大麻使用者的藥物

A lit marijuana cigarette against a dark background.

對於那些發現自己無法控制大麻攝入量的人來說,治療選擇有限。即使法律改革正在穩步擴大該物質的普及,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尚未批准任何用於治療大麻使用障礙的藥物。但一家法國生物製藥公司正在開發一種旨在安全抑制渴望的新藥,並在動物和初步人體試驗中顯示出希望。

在試驗中,這種新藥有效地降低了大麻帶來的感知愉悅效果或“快感”,幫助使用者控制攝入量,而不會引發戒斷症狀——即使是在報告每天吸食數克大麻的人體志願者中也是如此。(針對人體使用者的研究側重於大麻煙霧和其他吸入方法,包括電子煙。尚未測試食用產品。)研究參與者也更不願意購買和自我使用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藥房提供的大麻。《自然醫學》本月早些時候發表了這些發現

大約 1420 萬 12 歲及以上的美國人在 2020 年被診斷患有大麻使用障礙——研究資深作者、醫生兼神經生物學家 Pier Vincenzo Piazza 說,“這些數字還在增加”,他同時也是新藥背後的公司 Aelis Farma 的執行長。“偶爾吸食大麻不是問題,就像和朋友喝一杯葡萄酒不是問題一樣,”Piazza 說。“但是,有些患有大麻使用障礙的人每天吸食 5 到 10 根大麻捲菸。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Piazza 說,大量吸食大麻且無法減少使用量的人可能會遇到動力和社交方面的問題,以及明顯的認知障礙——尤其是在青少年中。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資料顯示,在 18 歲或更早開始使用大麻的人 患大麻使用障礙的風險更高。“一旦發展成大麻使用障礙,就很難治療,”Piazza 補充道。

他和他的團隊專注於靶向 大麻素受體 1 或 CB1 啟動的通路——CB1 受體遍佈大腦神經細胞,在調節情緒、愉悅感、食慾和睡眠方面至關重要。CB1 也是大麻精神活性成分 delta-9-四氫大麻酚 (THC) 的兩個結合位點之一。當結合時,THC 會過度刺激 CB1。Piazza 解釋說,這會啟用多個細胞內通路,導致人們感到興奮或中毒。完全阻斷 CB1 的藥物可能會阻止 THC 結合——但它們也會阻斷稱為內源性大麻素的分子,內源性大麻素是人體自然產生的,用於控制 CB1 受體的活性。當這些完全阻斷藥物阻止天然內源性大麻素與 CB1 結合時,可能會引起戒斷症狀。

哥倫比亞大學大麻研究實驗室主任、共同主要研究作者瑪格麗特·哈尼說:“這種受體在生理功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你不能只是阻斷它,如果你這樣做,就會出現各種嚴重的副作用。”“人們會有自殺意念;他們的情緒會受到干擾。”她說,他們可能會感到焦慮和抑鬱,以及體重變化和睡眠問題。

名為 AEF0117 的新化合物作用方式不同:它是一種訊號抑制劑,這意味著它僅阻斷 CB1 受體的“一個口袋”,Haney 解釋說。專門阻斷該口袋會抑制導致大麻成癮性精神活性作用的通路。人體自身的內源性大麻素仍然可以正常與受體結合,但當 THC 進入時,該訊號通路會被阻斷。

“這樣做,當人們吸食大麻時,他們不會獲得他們習慣獲得的相同效果。它不會產生通常會產生的相同的‘良好快感’,”Haney 說。“我們假設,如果感覺不那麼好,他們就不會有動力吸食到相同的程度。這可能會讓他們控制自己的使用。”

AEF0117 在動物(包括小鼠、大鼠和犬)中的安全性測試顯示,沒有不良反應或毒性,而對齧齒動物和松鼠猴的試驗抑制了大麻效應和尋求 THC 的行為。在新研究的一項人體試驗中,每日大麻使用者組服用了不同劑量的藥物並自我報告了他們的體驗。與服用安慰劑的參與者相比,服用含有 0.06 毫克藥物膠囊的參與者,其感知到的大麻愉悅效果降低了 19%,而服用 1 毫克藥物的參與者,其效果降低了 38%。

此外,研究人員還檢查了參與者在服用 AEF0117 後是否會感到不得不購買和吸食大麻。“這種藥物的作用是將所有這些都降低了,他們選擇不在實驗室花費他們的真錢,”Haney 說。而且由於 CB1 受體仍然可以自由地與人體自身的內源性大麻素結合,因此參與者沒有報告戒斷症狀。

最近的人體試驗規模很小,共有 29 名志願者——主要是男性個體——患有大麻使用障礙。Aelis Farma 目前正在美國幾個臨床中心進行一項為期三個月、有 300 名參與者的大型臨床試驗。Piazza 說,該研究的結果預計將在 2024 年公佈。“如果一切順利,我們應該能夠在 2027 年或 2028 年底之前提交新藥上市申請,”他補充道。

布朗大學行為和社會科學教授簡·梅特里克說,雖然該化合物仍需透過下一輪試驗才能獲得 FDA 批准,但初步結果“很有希望”。“在動物身上,尤其是在人類身上,這項研究證明了良好的安全性,並且[該藥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梅特里克說。“真正重要的是:它被證明可以減少大麻、THC 的自我給藥,而不會引起任何戒斷反應。”

目前,患有大麻使用障礙的患者只能求助於心理社會治療,例如認知行為療法或動機增強療法。兩者都需要與訓練有素的臨床醫生合作,他們可以幫助制定行為策略以減少大麻使用。

“儘管行為療法非常出色,但不幸的是,由於我們目前的醫療保健運作方式,許多人無法獲得,並且因此存在不公平現象,”梅特里克說,她也是一位獲得執照的臨床心理學家,治療包括涉及大麻在內的物質使用障礙患者。“實際上,如果你有一種有效的藥物可以更容易地分發給需要的患者,那將大大改善人們的生活。”

Haney 建議,其他選擇,例如藥物和療法相結合,可能會幫助更多人。Piazza 指出,並非所有患有大麻使用障礙的人都想完全停止使用。他認為 AEF0117 可以幫助人們重新控制自己的使用,達到任何期望的水平。

“新療法可以將過度使用大麻的人帶回到[一種]休閒使用[水平]。他們將達到每個人開始時的水平,”Piazza 說。“如果他們中的一些人想完全停止使用,這種藥物也可能幫助他們做到這一點。”

勞倫·J·楊大眾科學的健康和醫學副編輯。她編輯和撰寫的故事涉及廣泛的主題,包括 COVID 大流行、新出現的疾病、進化生物學和健康不公平現象。楊擁有近十年的新聞編輯室和科學新聞工作經驗。在 2023 年加入大眾科學之前,她曾擔任大眾科學的副編輯和公共廣播電臺科學星期五的數字製作人。她曾作為嘉賓出現在廣播節目、播客和舞臺活動中。楊還在亞洲美國記者協會、美國圖書館協會、NOVA 科學工作室和紐約植物園的小組討論會上發表演講。她的作品曾發表在 Scholastic MATHSchool Library JournalIEEE Spectrum、Atlas Obscura 和 Smithsonian Magazine 上。楊在加州州立理工大學聖路易斯奧比斯波分校學習生物學,之後在紐約大學的科學、健康與環境報道專案攻讀碩士學位。

更多作者:勞倫·J·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