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驚人的比例——大約一半——當今處方藥都具有驚人的共性。在分子水平上,它們作用於同一種靶點:一種蜿蜒的蛋白質,它七次穿過包裹細胞的膜。每個“蛇形”蛋白質的外部部分充當細胞分子訊號的天線,內部部分觸發細胞對這些訊號的反應,首先是啟用一種稱為 G 蛋白的訊號處理器。因此,這些“蛇形”蛋白質本身被稱為 G 蛋白偶聯受體,或 GPCR。
作為一個群體,GPCR 顯示出比任何其他類別的細胞表面受體都更大的多功能性。例如,GPCR 響應的天然分子的大小範圍從僅比單個碳原子大幾倍的神經遞質,一直到比碳原子大 75 倍的蛋白質。此外,GPCR 參與幾乎所有維持生命的身體功能,從心跳和消化到呼吸和大腦活動。靶向這些受體的藥物也同樣多樣化。該列表包括降血壓藥(如普萘洛爾)、胃酸抑制劑(如雷尼替丁)、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和抗抑鬱藥(如帕羅西汀)。這些藥物治療的疾病包括高血壓、充血性心力衰竭、潰瘍、哮喘、焦慮症、過敏、癌症、偏頭痛和帕金森病。